公元前506年,吳軍擊敗楚軍,攻入楚國都城營,楚向秦國求助,沈包胥哭秦庭,感動秦哀公。秦發(fā)兵救援楚國,幫助楚國收復都城復國,后人稱之為秦救楚之戰(zhàn)。下面有趣的歷史編輯將為您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我們看看。
背景
公元前506年,周王大臣參加的中原十八國諸侯會于召陵,準備攻楚。由于盟主晉國臨時改變主張,未能實現(xiàn)。蔡、唐自愿幫助吳攻楚。吳王合鹿以伍子胥為謀主,大軍事家、齊國人孫武為將軍,統(tǒng)帥數(shù)萬大軍攻楚。孫武等人認為楚已完全孤立,實力也大大削弱,于是與蔡、唐聯(lián)合進攻,發(fā)動了“涉淮逾泗,越千里而戰(zhàn)”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柏舉(今湖北麻城東北)擊敗楚軍主力后,跟隨追擊,五戰(zhàn)五勝,僅10天就進入楚都營城。
進入營都后,吳軍紀律松弛,搶劫奸淫,君臣各分居在楚君臣之宮,各妻楚君臣之妻。吳君臣貪戀楚國的財富和女性,數(shù)月不歸。為了報復掘墓鞭尸,伍員(伍子胥)鼓勵吳人在楚都城胡作非為。吳王合鹿聽了伍員(伍子胥)的話,燒毀了楚國的寺廟。吳軍暴行激起了楚國人民的憤慨,平民不惜與吳師拼命。吳師的行為越殘酷,楚人的反抗就越強烈。
經(jīng)過
楚國求救
一開始,楚國大夫伍員和申包胥是朋友,伍員逃離楚國時,對申包胥說:“我必須傾覆楚國。申包胥說:“努力去做吧!如果你能傾覆它,我一定會興起它。“楚昭王隨國時,申包胥到秦國求助,對秦哀公說:“吳國像封豬、長蛇一樣傷害他人,以至于多次侵占中原。這種暴虐始于楚國。我們的君主失去了保護國家的地位,流落在魯莽之中。讓下臣們告訴我,‘野蠻人的心是不能滿足的。如果他們和你秦軍是鄰居,那將是你邊境的災難。在吳國還沒有占領楚國的時候,你秦君可以得到一部分。若楚國迅速滅亡,那就是失去秦君的土地。楚國將代代為秦君服務,如果用秦君的神靈存在楚國。秦哀公讓人拒絕他,說:“寡人知道你的命令,你暫時住在旅館里,我們考慮后再告訴你。沈包胥回答說:“我們君主流落在草莽之中,沒有地方住,下臣我哪里敢到安靜的地方?“他站著,靠在秦朝宮廷的墻上哭泣,日夜哭泣,七天內連一勺水都沒有。秦哀公為申包胥背誦了一首詩《無衣》,申包胥向秦哀公磕頭九次。秦國終于出師了。
秦軍救楚
公元前505年,秦軍到達,秦國子蒲、子虎率領500輛戰(zhàn)車救援楚國。子蒲說:“我不知道吳軍的戰(zhàn)術。“讓楚軍先與吳軍作戰(zhàn),秦軍在冀地與楚軍會合,在沂地大敗吳王弟夫概。秦楚聯(lián)軍摧毀了唐國(今湖北隨縣西北唐城鎮(zhèn))。吳軍在楚國戰(zhàn)敗吳軍退居集群(今湖北安陸)。楚大夫子西與楚大夫子西在軍祥(今湖北隨縣西)擊敗吳軍。是年夏,越國乘吳軍在楚,國內空虛,發(fā)兵入侵吳國。吳王合鹿的弟夫不告別,率所部回國,自立為王。吳國后院起火,吳王合鹿不得己,立即命令全軍撤回吳國,平定了夫概之亂。秦軍幫助楚國復國。
結果與影響
楚國在秦國軍力的支持下,收復了營都,復國了。楚國損失慘重,只有都城營,城外白骨如麻,城中宮闕,半毀;楚昭王夫人自以失身,羞見其夫,上吊自殺。楚昭王決定遷都,但仍稱之為英,以示不忘其舊。楚國在秦國的全力幫助下,已經(jīng)從瀕臨危亡的大難中復蘇。楚昭王勤于國政,治國有方,使人民安寧,楚國國力逐漸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