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靖難之戰非常感興趣的朋友們,有趣的歷史小編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您參考。在靖難之戰中,朱棣可以說是百戰百勝。為什么朱棣在攻打濟南城時無功而歸?
建文二年四月,燕王在白河溝擊敗曹國公李景隆60萬北伐軍,隨后趁勝追擊。
懦弱無能的李景龍拋棄了北伐大本營德州的百萬石糧草和數萬匹戰馬,匆匆逃往濟南。
燕王兵不血刃占領了德州等多個州縣,并得到了北伐軍丟棄的大量補給,休息后,燕軍包圍了濟南。

濟南和京師南京幾乎在同一條線上,只要攻破濟南,靖難軍隊就能從山東南下,直接進入金陵。
山東參政鐵鉉和參將盛庸當時守衛濟南。兩人都參加過北伐。他們不像李景隆那樣貪生怕死,而是鼓勵士卒在濟南守衛城市。
燕軍迅速發動進攻,因為城內軍民一心,所以這么久都無法進攻。
朱迪第一次遇到這樣一個困難的城市時,他命令人們將勸說書射入城市。當時,城里兵馬稀少,形勢十分危險。協助守城的儒生高賢寧寫了一篇文章《周公輔成王論》,回復燕王,要求他停止攻城。
朱迪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出兵。他多次聲稱自己是周公輔成王的故事,入朝殺奸臣。其實他出兵的本質就是爭奪王位。看到這個回復后,朱迪怒不可遏,下令猛攻。

為了迅速贏得濟南,他命令軍隊制造一批梯子,并選擇精英士兵強行登上城市。然而,當燕軍登上城市時,鐵炫用火箭焚燒了梯子,并派出一小批騎兵出城攻擊敵營。
朱棣見不能登城,又計劃將濟南城外河道堵住,引水灌城。
鐵鉉得知后,命城上的守軍晝夜哭泣,假裝害怕燕軍的水攻。朱迪看到守軍膽小,忍不住高興起來。
幾天后,一千多名守軍出城請降。他們告訴朱迪一個消息:
鐵鉉日夜恐懼,愿獻城投降。請大王退師十里,一個人騎進城,軍民等吃壺漿迎王。
朱棣喜出望外,下令停止攻城。并在約定的日子里,帶著幾個侍衛前去受降。

朱迪騎馬穿過吊橋,濟南大門真的開了,城里的守軍喊道:王千歲。他很高興,騎著馬去了城里。剛到達城門口,突然一塊鐵板突然砸碎,朱迪迅速跳下了馬。但坐騎被砸死了。
此時此刻,他意識到自己被鐵鉉抓住了,埋伏在橋邊的士兵已經開始拉吊橋把他困在城里。危機時刻,朱迪換乘了侍從的坐騎 ,打馬狂奔,在吊橋還沒拉起來的時候沖了出去。
回到大營后,惱羞成怒的朱棣命將軍日夜用火炮轟擊。在火炮的轟擊下,濟南城岌岌可危。
鐵鉉連忙命人寫了很多明太祖神的主牌位,高高掛在城里。
看到太祖神位高懸在城上,朱迪不敢再用火炮轟城了。雖然他此刻迫不及待地想炸平濟南,但無論他有多大膽,他都無法向朱元璋的牌位開槍。無奈之下,他不得不撤回火炮,仍然用人攻城。

當燕王被擋在濟南城下時,南軍將領平安率領20萬軍隊到達河北省奉賢縣的單橋附近。平安率領主力移營萬平,打算攻擊北平。他命令5000名善水士兵渡河攻打德州。
朱到消息后,朱棣非常驚慌。如果平安攻下德州和北平,他的敵人很可能會被包圍在濟南。
他迅速寫信給世子朱高熾,命令他加強北平防守,自己督促軍隊進攻。
由于鐵炫的良好防守,燕軍連續三個月無法突破。當燕王別無選擇時,協助世子的姚廣孝派人發信,請他放棄濟南,返回北平。

建文2年8月16日,燕軍撤退,濟南圍攻解決。鐵炫和盛庸出兵追擊,迅速恢復了德州和附近的縣。朱迪順因士卒疲勞無法追捕燕王,退回北平。
濟南之戰是燕王起兵以來第一次受挫,也讓他拿道山東直攻南京的計劃破產。經過這場戰爭,鐵鉉和盛庸聞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