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官渡之戰:漢末三大戰役之一,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軍隊和袁紹軍隊在官渡展開了戰略決戰,歷史上被稱為“官渡之戰”。曹操襲擊了烏巢的袁軍糧倉,然后擊敗了袁軍的主力軍。這場戰斗是東漢末年的三大戰役之一,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也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著稱的戰役之一。以下有趣的歷史小邊為您帶來了相關內容,并與您分享。

  背景

  東漢末年,雖然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被鎮壓,但卻嚴重打擊了漢代地主階級的統治,使早已腐朽的東漢政權崩潰,名存實亡。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州縣大官壟斷了軍政大權,地主豪強也組織了“部曲”(私人武裝),占領了地盤, 形成大大小小的分離勢力,轉向爭權奪利、相互兼并的長期戰爭,造成中原“白骨露在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慘景象。當時的分離勢力:主要有河北袁紹、河內張洋、兗豫曹操、徐州呂布、揚州袁術、江東孫策、荊州劉彪、幽州公孫贊、南陽張繡等。,形成了群雄并起的局面。袁紹、曹操兩大集團在這些割據勢力的連年戰役中逐漸壯大。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徐縣,自始威脅天子命令諸侯(“奉天子征四方”),威勢大增。他先后擊敗呂布、袁術,占領兗州、徐州、豫州、司隸的一部分。

  建安四年(199年),袁紹最終戰勝了公孫贊,據幽州、冀州、青州、并州,河北盡有,意向南向爭天下。這樣,華北最重要的兩個政治軍事集團在決戰中是不可避免的。袁強曹弱的初始形勢。袁紹沒有后顧之憂,地廣人民,能動員的兵力超過10萬,尤其是袁紹的統治核心冀州。漢末三國時期,“冀州戶口最多,田多墾辟,桑棗之饒”,“冀州人殷盛,兵糧優足”。

  曹操位于四戰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紹,關中的將軍們還在觀望。劉彪和張繡拒絕在南方降服。東南孫策準備搬家。劉備暫時依附,也很漂亮。然而,當時一些有識之士,包括曹操的謀士于迅和郭嘉,還在張繡手下的賈旭,以及在涼州從事楊福的人,在綜合分析了曹和袁的優缺點后,認為袁紹外寬內忌,好謀無決。他們都對曹操持樂觀態度,認為情況會朝著有利于曹操的方向發生變化。建安三年(公元198年)10月,河內郡太守張楊想出軍救呂布時,被下屬楊丑殺害。曹操解除了進攻徐州呂布的后顧之憂。11月,呂布被曹操淘汰;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張楊老部隋固殺楊丑,想北投袁紹。曹操派史松和曹仁打破隋固,獲得河內郡,將勢力范圍擴大到黃河以北。6月,袁術死亡。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