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0年10月20日,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蒙主神召到天堂。根據當時歐洲的繼承法,外人的繼承往往導致領土的喪失。因此,查理六世很早就安排了神圣羅馬帝國的王位,并準備由他的長女瑪利亞·特蕾莎繼承了皇位。早就磨刀霍霍的歐洲列強對查理六世的安排并不滿意,一場王位繼承戰爭不可避免。
巴伐利亞選帝侯卡爾·阿爾伯特和波蘭國王都娶了查理六世的侄女,并立即要求繼承王位。列強們很快從各自的利益中選擇了邊境站。為了削弱哈布斯堡王朝,法國和西班牙選擇支持巴伐利亞。普魯士國王腓特烈自然不會錯過這個趁火搶劫的好機會,出兵搶占西里西亞。有一段時間,神圣的羅馬帝國四面楚歌,面對危機的瑪利亞·特蕾莎充分展示了她的才華,立即與腓特烈達成協議,殺死了強大的普魯士敵人,集中力量應對法國和巴伐利亞軍隊的入侵。
到1744年,主要戰場已經轉移到德國中部地區,戰爭對陣瑪利亞·特蕾莎女王非常有利,聯軍轉向進攻,準備從法國北部和東部進入法國。法國軍隊不得不從弗蘭德斯前線分配一半的部隊,以防止奧林匹克軍隊的入侵。在弗蘭德斯前線,只有5萬名由薩克斯元帥指揮的士兵與他們的英國和荷蘭聯盟打交道,他們的軍隊非常薄弱。
薩克斯元帥雖然兵力不足,但并不容易與之相處。江湖上有傳言說法國人只有在外國人的帶領下才能贏。雖然不全是事實,但毫無疑問,薩克斯元帥又被證實了。作為薩克森國王奧古斯特二世私生子中最年長的一個,他在12歲時就開始參軍。他在當時一流的歐根親王和馬爾伯勒公爵的指揮下效力,打敗了土耳其人和法國人。可以說,他經歷了很多戰爭。他從未見過歐洲哪個國家的軍隊?盡管他患有水腫病,成了一只病貓,但余威仍然存在。
坎伯蘭公爵威廉剛被任命為英聯軍總指揮·與奧古斯相比,奧古斯要差得多。作為英國國王喬治二世最喜歡的兒子,他只有24歲,但他的戰斗非常勇敢。在英國王室的照顧下,他像火箭一樣升職。聯盟上下都汗流浹背,年輕的后代可以在薩克斯的老江湖手下走幾輪。盡管前任連敗,坎伯蘭公爵并沒有把對手放在心上,而是命令聯軍聚集在布魯塞爾附近的安德萊特城(Anderlecht),偵察法軍的動向,打算主動發動攻勢。
然而,令聯軍驚訝的是,處于軍事劣勢的法國軍隊主動發動了進攻。敢于冒險的薩克斯元帥堅信進攻是最好的防御。結束戰爭是直接去奧屬尼德蘭。從堅持到進攻顯然意味著風險。幸運的是,路易十五給了他充分的信任,讓薩克斯元帥放手。
1745年4月13日,薩克斯命令在法國北部莫伯城集結(Maubeuge)法軍主力開始進攻,另外兩名偏師由布雷澤侯爵組成(Brézé)和查拉子爵(Chayla)在指揮下,共有62個步兵營和55個騎兵中隊(每個營約600人,每個中隊約100人,英軍編制與法軍相似)和100多門大炮。狡猾的薩克斯元帥派出埃斯特里斯伯爵帶領一支球隊占領蒙斯西部的圣吉斯蘭城,以掩蓋他的主要目標(St Ghislain),制造向沙勒羅瓦、蒙斯進軍的錯覺,使聯軍誤以為蒙斯是法軍的進攻目標。事實上,薩克斯只是虛搖一槍。法國軍隊的主力軍正朝圖爾奈城前進(Tournai)洶涌而來。
法軍出動的消息很快傳到聯軍總部布魯塞爾。坎伯蘭公爵的新生小牛不怕老虎,敢于與老前輩硬硬,立即命令聯軍出動蒙斯解圍。他之所以如此大膽,是因為全拜聯軍糟糕的偵察提供了錯誤的信息,讓他誤以為薩克斯手里只有不到3萬人的兵力,手里有22000名荷軍、21000名英軍、8000名漢諾威軍、2000名奧軍。
雖然這個想法很好,但俗話說,好姜還是老辣,薩克斯元帥作為老江湖有必要告訴孩子一點生活經歷。就在聯軍拼命趕路的同時,探子不斷報告法軍的動向。有人說法軍圍困蒙斯,有人說法軍已經離開蒙斯郊區,動向不明。有人說法軍打算攻打圖爾奈或阿特城(ath),坎伯蘭不知所措,直到5月9日,坎伯蘭公爵才決定圖爾奈是薩克斯元帥的真正目標。
薩克斯元帥通過靈活的機動和聲東擊西的策略,成功地贏得了時間。他計算出聯軍將從圖爾奈城東南方向殺死,圖爾奈城路況良好,適合軍隊展開戰線,因此他開始在適合防守的豐特努瓦村周圍建立陣地,準備“熱烈歡迎”聯軍的到來。薩克斯值得成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戰場老兵,選擇位置的愿景非常獨特,法國位置布置在豐特努瓦村周圍的小山坡上,右翼以村莊為支撐,左翼森林不利于大部隊,小山坡上覆蓋著法國炮兵陣地,大量的多面堡和戰壕工作,一切都準備好等待坎伯蘭公爵鉤。
坎伯蘭公爵別無選擇。如果圖爾奈城失去防線,它將被撕裂,威脅到奧屬尼德蘭的安全。立場不堅定的荷蘭人可能會嚇得向法國人求和,這自然是英國不想看到的。現在只有一場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