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成為最高領導人
公元6世紀末至7世紀初的阿拉伯半島正處于原始氏族部落解體和階級社會形成的重大變化時期。由于自然環境惡劣等因素,半島社會經濟和政治發展極度不平衡。當時,當地的主要居民是以游牧為生的阿拉伯貝。他們生活在水生植物中,分為許多氏族部落。每個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一面。他們經常為牧場、水源和土地而戰。伊斯蘭教復興者穆罕默德于公元570年誕生于麥加萊什部落哈希姆家族。公元610年,穆罕默德正式創立了伊斯蘭教,對后人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他開始了傳播伊斯蘭教23年的活動。公元612年,穆罕默德公開傳教麥加普通人。以“烏瑪”(注:阿拉伯語)建立后不久。穆罕默德是麥地那宗教、政治、軍事和司法的最高領導人,是以“民族”和“國家”為形式的政治和教育統一政權。不久,麥地那的統一就完成了。
穆罕默德組織穆斯林武裝
穆罕默德組織穆斯林武裝,以鞏固麥地那政權,基本上由阿拉伯騎兵組成。成為后來對外擴張的有力武裝力量。公元624-627年間,穆斯林武裝與麥加貴族進行了著名的白德爾戰役、吳侯德戰役和壕溝戰役,基本消除了抵抗力。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軍臨麥加城下,用艾布蘇·以富揚為首的麥加貴族被迫投降,接受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的先知地位,麥加全市居民宣布歸信伊斯蘭教。公元631年底,阿拉伯半島各部落相繼歸信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的領導地位。到目前為止,穆罕默德終于實現了他統一阿拉伯民族的愿望。穆罕默德于同年1月8日在麥地那去世。穆罕默德一生中最偉大的成就是以宗教為手段統一整個阿拉伯民族。把一個弱小的國家帶入強大的發展。并為阿拉伯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外擴張
公元632年,阿拉伯第一任哈里發布阿布·伯克爾即位。立即開始踏上對外擴張之旅。阿拉伯帝國的崛起有著極好的歷史機遇。阿拉伯人有兩個對手,一個是波斯薩珊帝國,另一個是東羅馬帝國。這兩個原本極其強大的帝國,因為相互爭斗了400年,兩敗俱傷。波斯已經衰落到極點。雖然勝利方的東羅馬帝國有一個新的杰出君主希拉克略皇帝統治。然而,經過多年的戰爭,雖然帝國表面上擁有龐大的領土和大量的軍隊,但它已經是最實際的外強中干。就這樣,阿拉伯人瞄準了東羅馬帝國擴張的第一個目標。
領兵出擊
公元633年,哈里任命被稱為“安拉之劍”的名將哈立德為遠征軍指揮官帶兵,正式拉開阿拉伯擴張“圣戰”的帷幕。633年深秋,哈利德率領阿拉伯騎兵部隊在巴勒斯坦海南部蕭條與東羅馬軍隊爆發第一次對抗。以步兵為主的東羅馬軍隊在完全由騎兵組成的阿拉伯軍隊面前沒有抵抗力。消息傳到君士坦丁堡,希拉克略皇帝大為震驚。他立即派王弟提奧多帶領軍隊出戰,重創阿拉伯軍隊。哈立德立即采取新策略,采用遠距離迂回策略。穿越沙漠遠征美索布達米亞,攻占希拉和巴士拉,成功繞過東羅馬軍隊。公元634年底,當時東羅馬帝國最富裕的省份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城下,阿拉伯遠征軍兵臨下。在阿拉伯人承諾確保城市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后,大馬士革在大馬士革主教的領導下投降。東羅馬的希拉克略皇帝命令他的弟弟提奧多拉率領小亞細亞增援敘利亞殘軍。阿拉伯遠征軍司令哈利德決定退出大馬士革,以避免其鋒芒,然后采取深入引誘敵人的策略,利用東羅馬軍隊遠道而來的疲憊教師的特點進行打擊。與東羅馬援軍在雅穆克河爆發決定東羅馬和阿拉伯命運的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