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羅馬人用短劍大盾打敗了很多敵人,那么羅馬人是如何用短劍和大盾打敗敵人的呢?

首先,讓我們看看一些歷史記錄,了解羅馬士兵如何使用短劍盾牌戰(zhàn)斗:希臘歷史學家狄俄尼索斯曾描述過羅馬軍團在公元前4世紀與高盧人戰(zhàn)斗時使用短劍。他們把短劍握在手里,直接向前刺。它們會刺穿敵人的腹部和側面,短劍會刺穿對方的胸部。如果這些部位得到保護,他們會用短劍砍掉膝關節(jié)肌腱和腳踝,把它們撞倒在地,另一邊會發(fā)出憤怒,就像野獸的叫聲一樣。
波利比阿描述了羅馬人在公元前3世紀與高盧人作戰(zhàn)時是如何使用劍的:因此,護民官將原本部署在后排的裝備長矛的后備兵分散在前排,讓他們先迎接敵人。在他們用長矛擋住高盧人的攻擊后,其他士兵用短劍攻擊。在高盧人第一次砍到長矛上,使他們的劍無法使用后,羅馬人近距離戰(zhàn)斗,因為他們的劍失去了用處,這是他們唯一的戰(zhàn)斗方式——使高盧人陷入無助。相反,羅馬人用劍不是為了砍,而是為了刺。”
當然,與高盧人相比,羅馬人在與高盧人打交道時使用的是刺,而不是像他們一樣。可以看出,羅馬人使用短劍可以切割和刺痛,而前一段的描述更為詳細。羅馬人使用短劍會切斷膝關節(jié)肌腱和腳踝,刺傷腹部和身體側面。簡言之,他們可以攻擊任何容易受到攻擊的地方,如果刺不方便,他們可以切割,如果他們不能切割,他們可以刺痛。
在對抗馬其頓人時,李偉的《羅馬史》描述了羅馬軍隊殺死馬其頓軍隊的場景。士兵們用劍把身體切成碎片,把手臂從身體上切下來,肩膀、四肢或頭部與身體分頸部被刺傷,血肉模糊,內臟暴露在外面。
在帝國早期,塔西佗在編年史上記載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