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汾北之戰是北周天和四年(北齊天統五年,569年)九月至六年六月,北齊太傅斛律光等率軍于宜陽(今屬河南)、汾北(今山西鄉寧以北)擊敗北周軍的作戰。接下來趣歷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程
天和四年八月,北齊將獨孤永業攻擾周邊,北周人殺孔城(今河南伊川西南)守將能奔達以城降北齊。九月,北周武帝宇文邕命齊公宇文憲與柱國李穆等率軍擊北齊,筑崇德等五城后圍攻宜陽,并斷絕宜陽糧道。
五年正月,北齊派斛律光率步騎3萬救宜陽。雖屢破周軍,但未解宜陽之圍。與周軍對峙10旬,乃筑統關、豐化(均在今河南宜陽境)二城,以通宜陽糧道而還,斛律光退走時,周軍追擊,被斛律光縱軍擊敗。開府儀同三司宇文英、梁景興等被俘。
十二月,斛律光自平陽進抵汾北,筑華谷、龍門(今山西河津西)二城,與韋孝寬對峙,并進圍定陽(今山西吉縣)。宇文憲聞訊,即解宜陽之圍,馳救汾北,宇文護亦出屯同州(今陜西大荔),與之呼應。
六年正月,斛律光在汾北筑13城,拓地500余里。韋孝寬自玉壁發動攻擊,為斛律光所敗。
三月,北周宇文憲自龍門渡河,攻拔北齊軍新筑之五城,迫使斛律光退守華谷。為策應汾北,北齊太宰段韶、蘭陵王高長恭率軍下南抵御北周軍,攻克柏谷城(今河南宜陽南)后返回。
四月,北周將宇文純攻拔宜陽等9城,斛律光率步騎5萬救之。
六月,宇文護命參軍郭榮增援宇文憲,被段韶襲破,齊軍遂包圍定陽。段韶急攻未下,遣高長恭選精兵千余,埋伏定陽東南澗口,以防守將楊敷突圍出走。不久,城中糧盡,援軍滯留不進,楊敷等于夜間突圍,遭高長恭伏擊大敗。
結果
北齊軍占領汾州和姚襄城(今山西吉縣西北黃河東岸)。這時,宜陽等九城仍被北周軍占領,斛律光與北周軍在宜陽城下交戰,取北周建安(今河南宜陽西)等四戍,俘千余人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