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
日軍主要是由第二艦隊組成的第一游擊部隊。
第一游擊部隊(司令長官:伊藤整一中將、參謀長:森下信衛少將)
第1戰隊
戰艦大和(船長:有賀作大佐,副長:能村次郎大佐,炮術長:黑田吉郎中佐):沉沒。戰死2,740、戰傷117名。
第二水雷隊(指揮官:古村落啟藏少將)
輕巡洋艦矢(船長:原為一大佐):沉沒。戰死446、戰傷133名。
第四十一驅逐隊(司令:吉田正義大佐)
冬月(船長:山名中佐):返航。戰死12、戰傷12名。
涼月(船長:平山敏夫中佐):重創后返航。戰死57、戰傷34名。
第17驅逐隊(司令:新谷喜一大佐)
集風(船長:前田實中佐):無法航行,自沉。戰死20、戰傷54名。
濱風(船長:前川萬衛中佐):沉沒。戰死100、戰傷45名。
雪風(船長:寺內正道中佐):返航。戰死3、戰傷15名。
第二十一驅逐隊(司令:小伙子久雄大佐)
朝霜(船長:杉原和四郎中佐):估計在分離行動中沉沒。隊長和船長以下326人全部死亡。
初霜(船長:酒三少佐):返航。戰傷2人。
(船長:松本正平少佐):無法航行,自沉。戰死17、戰傷47名。
對潛掃討隊
第31隊(指揮官:鶴崗信道少將)
花月(船長:東日出夫中佐)
(船長:巖淵悟郎少佐)
船長:石冢少佐
共有4329人參加日本側。平均年齡為27歲。
美軍
第58特混編隊(司令:馬克·米切爾中將)
航空母艦8艘
大黃蜂號(CV-12)
本寧頓號(CV-20)
貝勞伍德號(CVL-24)
USS San Jacinto
埃塞克斯號(CV-9)
邦克山號(CV-17)
漢考克號(CV-19)
巴丹號(CVL-29)
USS Intrepid
約克城號(CV-10)
蘭利號(CVL-27)
戰列艦6艘
馬薩諸塞號(BB-59)
印第安納號(BB-58)
新澤西號(BB-62)
南達科他號(BB-57)
威斯康星號(BB-64)
密蘇里號(BB-63)
其它支援艦艇
關島號、阿拉斯加號大型巡洋艦
大量驅逐艦
386架航母艦載機
方之角海戰,日本艦隊和美國艦載機部隊的路線
美軍艦載機部隊攻擊大和(中央左)
大和(右上)的回避運動
4月6日16時,大河爆炸,戰艦大河第一游擊部隊在德山海域襲擊。美國潛艇在豐后水道發現日本艦隊向南行駛,并向美國艦隊發出通知。
4月7日黎明,日本艦隊通過大禹半島前往沖繩。日本艦隊的中心是針對性的,大和,周圍有8艘驅逐艦,周圍有1500米,以20節推進。隨后,由于發動機故障,驅逐艦向霜離隊。美國偵察機開始跟蹤日本艦隊。10點,發現日本艦隊向西移動,11點30分改為直接沖繩。
盡管美軍擁有日本近海的制空權和制海權。但事實上,日本第五航空艦隊(鹿屋基地)司令官宇垣纏中,單獨命令零戰約20年 坊之角海戰(坊ノ岬沖海戦, 1945年4月7日)是日本帝國海軍發動的菊水一號作戰的一部分。作為水上特攻部隊,戰艦大和與護衛艦共9艘,與美國海軍空母艦艦載機作戰。最后,包括大和在內的6艘戰艦被擊沉。
太平洋戰爭結束時的1945年春天,聯合艦隊失去了大部分主要艦艇。在大和以下,剩余的艦艇停泊在吳軍港。3月底,為了防止盟軍登陸日本,日軍發動了沖繩防御戰天一號作戰。作為菊水作戰的一部分,以大和為中心的艦隊將攻擊沖繩海。
作戰計劃由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將備案。大和號及其艦隊突入沖繩島,礁石成為一個固定的炮臺進行炮擊。彈藥用完后,船員們轉向陸戰隊與敵軍作戰。由于位置(當時長門停泊在橫須賀)和燃料問題,計劃投入戰艦大和長門,只有大和號可用。最初的預訂只配備單程燃料。
3月29日,大和從吳飛往德山附近的水域待機。日本人知道,由于美國軍方已經獲得了制空權,沒有航空機保護的水上部隊將不可避免地失敗,第二艦隊指揮官伊藤整個中學仍將反對戰斗,直到最后。4月5日,聯合艦隊參謀長草鹿龍將乘坐水上飛機,“1億次特殊攻擊の魁となって頂きたい這話說服了伊藤中將。
4月1日,盟軍開始登陸沖繩。日軍決定于4月6日發動菊水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