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王朝34年(公元前273年),秦國著名將軍白齊、魏冉率軍在華陽與魏、趙軍發生戰爭,歷史上被稱為華陽之戰。趙、魏最終被打敗,秦獲勝,然后占領了魏的大城市。這場戰斗殺死了15萬名趙魏聯軍。下面有趣的歷史小邊將為您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我們來看看。
前273年,趙國和魏國攻打了重要的韓國城邑華陽,韓國向秦國求助,秦朝向王派武安君白起、顧侯魏冉、胡陽率軍救援韓國。 秦軍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戰術,以平均每天行軍百里的速度進行長途攻擊,突然出現在華陽戰場上,大敗趙、魏聯軍。在這場戰爭中,秦軍斬首了15萬魏趙聯軍,俘虜了趙將軍,魏將芒毛敗逃。趙國再次派將軍賈燕帶兵救援,也被秦軍擊敗。秦軍俘虜了2萬人進入黃河。
公元前274年,秦將胡傷攻魏,斬首4萬,秦軍乘勝攻占魏國卷縣、蔡陽、長社、中陽。公元前273年,魏國被迫向南陽和秦國求和。秦三晉是華陽之戰的雙方。戰爭一方是尋求強兵富國的秦,而秦是當時戰國后期的一大強國,另一方是三晉。三晉是戰國時期趙、魏、韓的合稱,即今天的山西、河南中部北部 河北省南部中部后來演變成今天山西省的別稱。
背景
秦、趙、魏在戰國時期的戰爭。前278年,秦大舉攻楚,占領楚都營 [8] ,秦將建立南郡后,主要攻擊目標是魏國。秦原曾遠征齊國,攻占齊定陶等城邑,但該地區與秦本土無關,因此,秦試圖摧毀秦與陶邑之間的魏國。同時,滅魏后,可以隔絕燕、趙、楚、韓的聯系,打擊秦國的合縱。前275年,秦伐魏,攻到魏都大梁,韓派暴鳶救援,被秦打退,魏不得不獻溫地于秦求和。前273年,魏聯合趙國攻韓,打華陽(今河南鄭州市南)。
歷史上魏滅燕之戰的第三次戰役的具體經過是什么?
? 上一篇
秦滅楚之戰存在哪些爭議?史籍中是如何記載的?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