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劉子勛之戰,宋泰第二年(466年),宋明帝劉宇和晉安王劉子勛在江西、江蘇、浙江、安徽爭奪劉宋帝位,以劉子勛的失敗告終。以下有趣的歷史小邊帶給您相關內容,與您分享。
開端
宋前廢帝劉子業在宋泰始元年(465年)11月被刺殺。十二月,湘東王劉迅是帝位,年輕的晉安王劉子勛被謀主鄧婉左右,在尋陽(今江西九江西南)拒絕新命,戰爭一觸即發。第二年正月初六,劉宇下令內外戒嚴,以司徒、建安王劉休仁為首,以騎將軍、江州刺吏王玄謨為副手。南州駐軍劉休仁。以沈攸之為尋陽太守,兵屯虎檻。前鋒共十路兵馬絡繹繼至,準備進攻劉子勛。正月初七,在鎮軍長史鄧婉的主持下,劉子勛位于尋陽,改元義嘉。劉子勛稱帝后,以安陸王劉子綏為司徒,揚州刺史,鄧婉為尚書右仆射,張悅為官方尚書,袁頗為尚書左仆射。宋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崔道固、青州刺史沈文秀等均起兵響應劉子勛。湘、廣、梁等州郡也歸順尋陽。只有丹陽、淮南等幾個縣的劉。正月二十三日,劉迅發兵請劉子勛,以山陽王劉休虎為豫州刺史,督輔國將軍劉迅、寧朔將軍呂安國等諸軍,西攻持劉子勛的豫州刺史殷燕。命令巴陵王劉休若督促建威將軍沈懷明、尚書張勇、輔國將軍蕭道成等軍隊,東討孔覬覦繼,派往軍隊、頗習戰陣的殿中御史吳喜為建武將軍,領兵東向。二月,吳喜率兵渡荊溪水攻郡城,分兵攻諸壘,克義興(今江蘇宜興)、吳興(今浙江吳興南)。克晉陵(今江蘇常州)等宋御史王道隆,強弩將軍任農夫克吳郡(今江蘇蘇州)。劉迅命令沈懷明等諸將東擊會稽,張永等北擊彭城(今江蘇徐州),江方興等南擊尋陽。不久,上虞縣令王晏斬孔頡。鄧婉掌握軍政實權后,父子賣官,唱歌玩游戲,日夜不停,部下橫行霸道,做威作福,導致士民怨恨,內外離心,斗志大損。面對朝廷軍隊的進攻,鄧婉派孫沖之帶領劉子勛1萬名前鋒作為前鋒,據赭石(今安徽繁昌西北長江南岸)介紹。劉子勛加孫沖之為左衛將軍,陶亮為右衛將軍,統營、荊、湘、梁、雍五州兵,共2萬人,一時俱下。陶亮本無能謀略,又聞宋明帝大軍即將來臨,不敢進軍,屯在鵲洲(今安徽銅陵、繁昌兩縣長江中)。
進展
三月,劉迅的軍隊水陸并進,攻打赭石。時建安王劉休仁屯虎門檻,派寧朔將軍江方興、龍翔將軍劉靈遺各領3000人前往赭石。江方興率諸將進攻,劉休仁派軍主郭季之、步兵隊長杜幼文等3萬人前往會戰,打破劉子勛軍隊,追趕奶山(今安徽繁昌東北)。孫沖在巢湖口和白水口筑二城,均被攻拔。陶亮聽到這個消息時非常害怕,并呼吁孫沖之返回鵲尾軍(今安徽省廬江縣),留下薛常寶等守赭石;早期在祖山和諸岡分立營寨的部眾也撤回,共同保護濃湖(今安徽繁昌西)。鄧婉派遣豫州刺史劉胡率兵3萬人,鐵騎2000人,東屯鵲尾,合并老兵10多萬人。宋廷軍資不足,軍中少吃,劉休仁撫慰士兵,平等富裕,關心傷兵,所以10萬人沒有離心。劉迅還派寧朔將軍劉懷珍率領龍翔將軍王敬則等步騎5000,幫劉旭攻壽陽,斬廬江太守劉道蔚。沈游之率領諸軍圍攻赭、薛常寶等糧盡,向劉胡求救。劉胡以船藏米順風流下,接濟赭岐,卻被沈攸之查獲。劉胡率先在晚上的山上開道,用布囊運米到赭石城下,但被壕溝隔開,未能進入。沈攸之率諸軍截擊,殊死血戰。劉胡軍大敗,撿糧棄甲,沿山逃亡。薛常寶見求助無望,越來越害怕,四月開城突破。沈攸之拔赭城,斬殺寧朔將軍沈懷寶等,納降數千人。寧朔將軍呂安國得知劉子勛部將杜叔寶1500乘送糧薪救援尹巖部將軍劉順,即與劉計劃攻擊其糧車,切斷其糧備,以改變彼此的軍事實力。劉順同意了,于是以弱兵守營,派精兵千人配給呂安國和龍翔將軍黃回,從小路出劉順為后抄。呂安國等立即行動,在橫塘(今安徽壽縣東),夜襲杜叔寶,將其擊潰,燒其糧車,驅牛2000多頭。五月,劉順敗走淮永之西。劉乘勝率軍挺進壽陽。杜叔寶收集散卒和居民,閉城固守,劉與諸軍立成。殷炎、杜叔寶因被困而降意,但眾心不一,復據城固守。六月,袁頡以督征諸軍事,率樓船千艘,兵士2萬人,進入鵲尾,擁眾以待。田益之率眾萬余人圍義陽,鄧婉命令司州刺史龐孟秋領精兵5000救,田益之不戰而散。
結局
宋明帝諸將與袁頡對峙,久未決。7月16日,宋明帝命沈攸之、吳喜等,用皮艦進攻濃湖,斬數千人。袁頡害怕,棄濃湖逃跑,途中被殺。龐孟秋進入益陽(今江西益陽),被呂安國攔截在遼潭,大敗,然后奔赴義陽。據義陽應建康介紹,日寸王玄謨之子王曇善已起兵。龐孟秋絕望,死于野蠻。劉子勛部為土人攻崔道固,閉門自守。宋明帝遣使宣慰,崔道固請降。八月,建安缺劉休仁領兵攻入袁頡營,納其降卒10萬元。鄧婉憂慌失措,在尋陽市內亂中被殺。沈攸諸軍攻入尋陽,擒斬年僅十一歲的劉子勛。九月,宋司徒劉休仁到尋陽,即派將進攻荊、營、雍、湘等州,平定劉子勛余黨。至此,二劉爭奪帝位之戰宣告結束。
點評
以明帝劉宇為首的文帝系王和以晉安王劉子勛為首的孝武帝系王展開的決戰,規模宏大,戰線長,雙方投入兵力多,持續了八個多月。劉子勛第一次在尋陽起兵,形勢對他有利。然而,由于主人鄧婉掌權、賣官、賣爵、唱歌、玩游戲,士民們怨恨不已,上下離心:一些將軍袁頡等人無勇無智,然后支持士兵等待,失去了機會,最終慘敗。宋明帝劉宇一方,部將熟悉戰陣,能攻善守,并屢出奇計,要么截擊,要么偷襲,要么抄后路,要么斷糧道,因此多獲成功。然而,宋朝骨肉相殘的決戰導致許多城鎮向北魏投降,失去了大片土地,南朝人民經常遭受戰爭災難。然后諸州日益分化,內亂迭起,加速了宋朝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