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同治皇帝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同治帝載淳,可以說是清朝最沒有爭議的皇帝。因為他的父親咸豐帝只生了兩個兒子,老大就是載淳,老二命不長,最后也就載淳一個繼承人。載淳的老媽就是清朝后期最著名的老佛爺——慈禧。

和順治一樣,載淳也是六歲登基,是為同治帝。因為他老爸風流成性,也是疾病纏身,活了31歲就死了。
奇怪的是,載淳和他老爸一樣,命不長,上位十三年,沒過二十歲就死了。此時,據他剛親政才不過兩年。

關于同治帝的死因,一直以來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死于天花,有人說他死于梅毒,甚至還有人懷疑就是慈禧害死的。
天花說
天花是一種烈性感染病,但現在卻銷聲匿跡,為何?因為天花早已被現代醫(yī)學戰(zhàn)勝,成為唯一被治愈的傳染病(來源:北京地壇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不過,擱在古代,天花還是個兇猛的怪物,死亡率極高,沒有有效的藥物進行醫(yī)治。康熙就曾感染天花,他也正憑借這獲得皇位繼承資格,因為一旦痊愈就可終生免疫。

順治年間,天花可謂是“清宮殺手”,順治的14個孩子有9位都死于天花。
而為什么有人說同治帝因為感染天花而死呢?其實這也確有出處。
近年來,在清宮檔案,如《萬歲爺進藥用藥底簿》里就曾有這樣的記載:萬歲爺近日來腿腳酸痛,發(fā)熱暈眩,皮膚出疹但未透出,時常感覺胸悶氣短。
御醫(yī)對此癥狀開出了十二味藥配制而成的“益陰清解飲”,同治帝服用完藥后,感覺效果很好,第二天痘疹就出來了。

雖然是不似前幾天那么悶了,同治帝還是感覺咽喉干痛,暈眩發(fā)熱。在經過調理后,同治帝的癥狀似乎又有衰退之象,但又因為其痘粒過于密集,以至于沒法完全表發(fā)毒滯。
最后,因為用藥無效,同治帝死亡。后人根據這些話,推斷出同治帝應該死于天花。
梅毒說
哪有皇帝不風流?尤其是幼年即位的皇帝。同治帝就曾多次微服私訪,到民間找樂子。
本來,同治帝非常喜歡皇后阿魯特氏,但是慈禧不喜歡。而阿魯特氏也不是個好惹的主,面對慈禧的冷臉,她也沒什么好臉色,反倒是對同治帝笑呵呵的。這一切,慈禧自然看在眼里。

你不讓高興,我也不讓你得寵。于是乎,慈禧就給同治帝安排了惠妃,讓他少去找那個”狐貍精“。但是,強扭的瓜哪有甜的?這不跟后世的光緒帝是一個道理?
你讓我愛自己不愛的女人,我就偏跟你唱反調。于是乎,就有了同治帝多次微服私訪那一出。
剛開始,同治帝保密工作做得好,但紙包不住火,有一天這件事被王公大臣知道了。他們就苦口婆心地勸同治帝回頭是岸。

不過,年輕的同治帝死不承認,后來醇親王把所有證據都列出來對峙,他卻在不停追問消息來源。
民間傳聞,同治帝從那些不良場所感染了梅毒,慢慢地,身體上出現了斑點。
皇帝病了,御醫(yī)急忙診斷。同時,慈禧也在對外宣布,皇帝“不過”是感染了天花,也讓御醫(yī)按照天花的法子來給皇帝開藥。
藥不對癥的后果可想而知,后來同治帝也察覺到了不對勁,就質問御醫(yī),“你怎么不按照我的病來開藥?”御醫(yī)無奈回答,“這些都是太后的旨意。”
原來,慈禧為了皇家臉面,對外宣傳是這樣,對內治療也是如此。

后來,同治帝的病情惡化,下體竟然完全潰爛,帶著病體去世了。這也是有人說慈禧是同治死亡真兇的原因。
當然,以上幾種說法并不是最準確的答案,真相還得進一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