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一定知道,正是這十場戰爭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創造了偉大的中國!
1.逐鹿之戰
雙方:炎黃與蚩尤:
這場戰爭是中華民族的正名之戰,也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最早的“戰爭”。這場戰斗以戰勝蚩尤告終,但影響極其深遠。
正是這場戰爭的勝利,確立了漢族在中華民族中的主導地位,正式開始了對中原的統治。從那時起,中華民族從無知時期進入了文明時代。

2.長平之戰
雙方:秦與趙
這場戰斗的規模是戰國時期最大的。雙方投入戰爭的兵力超過100萬,后來被白起坑殺害的士兵超過40萬。
戰爭結束后,秦滅六國只是時間問題,秦對東方六國的統一也意味著封建制度在中國的完全建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可以說,沒有長平之戰的勝利,秦至少要花60年的時間來對付依靠胡服騎射強大的趙國,封建制度的完全建立必須推遲很長一段時間。

3.垓下之戰
雙方:劉邦和項羽:
蓋下之戰的勝利誕生了中國歷史上最長的封建王朝(東西漢共400多年),但其意義卻遠非如此。
因為當時人們對封建制度衍生出來的郡縣產生了強烈的抵制,甚至有儒生批評秦朝的暴亡是沒有實施分封制的結果,所以項羽滅秦后,分封了十八路諸侯。
然而,這顯然是歷史的倒退。正是劉邦平摧毀了項羽,使人們正式開始接受縣制,從而接受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制度。隨后的歷史也證明,大人物能夠持續400多年,這也是該制度實施的必然結果。

4.赤壁之戰
雙方:曹操和孫劉:
赤壁之戰是一場著名的戰斗,其對后代的影響遠遠超出了羅貫中《三國演義》中提到的。這場戰斗使分裂成為戰爭雙方的共識,中國開始進入魏晉南北朝200年或300年的分裂時期。
這場戰斗失敗后,曹操開始尋求與世家大族的聯合,門閥的力量開始擴大。后來,曹丕開始實行九品中正制,正式表明了利用士族掌權的立場。
雖然這有利于三國時期的結束,但落后腐朽的門閥士族必然會導致另一個分裂時代的到來,這反映在隨后的五亂華和南北劃河中。

5.淝水之戰
雙方:前秦與東晉:
飛水之戰的直接結果是,前秦傅堅大帝統一中國的夢想被稱為“東方拿破侖”,隨之而來的是帝國的崩潰。
至于東晉,避免了漢族被野蠻化的歷史。因為傅堅雖然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沒有后世孝文帝徹底,也沒有真正的封建化。
與此同時,這場戰爭之后,真正打出了南北劃江而治的格局。雖然南方人北伐多次,北方人南下,但畢竟沒有一方勢力做大,一直持續到北周占領川蜀。

6.建康之戰
交戰雙方:隋與陳
這場戰爭是隋文帝統一南北的關鍵戰爭。八路平陳的最終結果是俘虜了陳叔寶。與此同時,它還宣布,兩三百年的南北分裂歷史已經結束,這使得中國的歷史再次進入統一時期。
后來唐宋元明清時期,幾個政權都是相對統一的王朝,雖然也有分裂時期,但終于有了無數百年的大亂世。
與此同時,在歐洲,經歷了蠻族南侵的羅馬帝國,卻在歷史上消失了,歐洲再也沒有統一的帝國誕生了。

7.檀淵之戰
雙方:遼與宋
這場戰爭的結束標志著宋遼百年圍繞燕云十六州的爭奪,之后雙方再也沒有戰爭了。
這場戰爭是在宋遼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簽訂的。雖然宋朝每年都給遼國年幣,但也給了遼國稱臣,這對面子好的官僚來說并不虧損。后來,宋朝通過邊境貿易賺取的利潤遠遠高于年幣需要支付的金額。
正是這場戰爭最終決定了宋朝在處理與周邊政權糾紛時“以和為貴”的原則,以至于后來的西夏、吐蕃、大理甚至對東北的高麗也是如此。

八、雅克薩之戰
戰爭雙方:清俄
當許多人談論這場戰斗時,他們只是輕描淡寫。然而,這場戰斗改變了整個亞洲的格局。由于兩次雅克薩戰役,俄羅斯彼得大帝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東方的侵略,使他吞并了中國北疆(長城以北45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的狂野夢想破產。
然而,隨著沙皇和俄羅斯的入侵,亞洲的主導地位開始徘徊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戰后,康熙開始意識到引進火器加強軍事建設,火炮等器具開始在一定程度上趕上西方。不幸的是,乾隆時期的火器研發政策被廢棄,導致現代武器大幅下滑。
這場戰斗結束后,俄羅斯再次將擴張方向指向西南部的土耳其,即使渥巴錫率部東歸,也從未與清朝作戰。

9.鴉片戰爭
雙方:清朝和英國
這場戰爭開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歷史進程,奠定了英國“日不落帝國”的地位。這是中國人民揮之不去的隱痛。我在這里不多說。
這場戰爭結束后,中國的“閉關鎖國”格局被打破,開始被拖入世界圈,這也使得中國從古代統治世界的“主人”角色轉變為被迫的“參與者”角色,直到今天才能扭轉。

10.渡江戰役
雙方:新中國和蔣家王朝
這場戰爭的勝利避免了中國成為朝鮮和德國一樣的局面,也使南北朝的歷史沒有重演,進一步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傲慢。
通過這場戰爭,千年文明古國以新的姿態在東方崛起!借用大釗先生的一句話:“試試他的世界,一定是赤旗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