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踏莎行·候館梅殘

作者: 清代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hòu guǎn méi cán ,xī qiáo liǔ xì 。cǎo xūn fēng nuǎn yáo zhēng pèi 。lí chóu jiàn yuǎn jiàn wú qióng ,tiáo tiáo bú duàn rú chūn shuǐ 。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cùn cùn róu cháng ,yíng yíng fěn lèi 。lóu gāo mò jìn wēi lán yǐ 。píng wú jìn chù shì chūn shān ,háng rén gèng zài chūn shān wài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踏莎行·候館梅殘作者: 歐陽修

簡介 詩詞 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傳世。

踏莎行·候館梅殘譯文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客舍前的梅花已經凋殘,溪橋旁新生細柳輕垂,春風踏芳草遠行人躍馬揚鞭。走得越遠離愁越沒有窮盡,像那迢迢不斷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寸寸柔腸痛斷,行行盈淌粉淚,不要登高樓望遠把欄桿憑倚。平坦的草地盡頭就是重重春山,行人還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1、陸林編注宋詞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44頁
2、徐中玉 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7-28頁
3、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8

踏莎行·候館梅殘注釋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
草薰(xūn)風暖搖征轡(pèi)。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tiáo)迢不斷如春水。

候館:迎賓候客之館舍。
草薰:小草散發的清香。
薰,香氣侵襲。
征轡:行人坐騎的韁繩。
轡,韁繩。
迢迢:形容遙遠的樣子。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
樓高莫近危闌(lán)倚。
平蕪(wú)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寸寸柔腸:柔腸寸斷,形容愁苦到極點。
盈盈:淚水充溢眼眶之狀。
粉淚:淚水流到臉上,與粉妝和在一起。
危闌:也作“危欄”,高樓上的欄桿。
平蕪: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
蕪,草地。

1、陸林編注宋詞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44頁
2、徐中玉 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上海:華東師范大

踏莎行·候館梅殘賞析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這首詞是歐陽修詞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詞的賞析。

  在婉約派詞人抒寫離情的小令中,這是一首情深意遠、柔婉優美的代表性作品。

  上片寫離家遠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開頭三句是一幅洋溢著春天氣息的溪山行旅圖:旅舍旁的梅花已經開過了,只剩下幾朵殘英,溪橋邊的柳樹剛抽出細嫩的枝葉。暖風吹送著春草的芳香,遠行的人就這美好的環境中搖動馬韁,趕馬行路。梅殘、柳細、草薰、風暖,暗示時令正當仲春。這正是最易使人動情的季節。從“搖征轡”的“搖”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騎著馬兒顧盼徐行的情景。

  融怡明媚的春光,既讓人流連欣賞,卻又容易觸動離愁。開頭三句以實景暗示、烘托離別,而三、四兩句則由麗景轉入對離情的描寫:“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因為所別者是自己深愛的人,所以這離愁便隨著分別時間之久、相隔路程之長越積越多,就像眼前這伴著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樣,來路無窮,去程不盡。此二句即景設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寫得自然貼切而又柔美含蓄。

  下片寫閨中少婦對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寸寸柔腸,盈盈粉淚。”過片兩對句,由陌上行人轉筆寫樓頭思婦。“柔腸”而說“寸寸”,“粉淚”而說“盈盈”,顯示出女子思緒的纏綿深切。從“迢迢春水”到“寸寸腸”、“盈盈淚”,其間又有一種自然的聯系。接下來一句“樓高莫近危闌倚”,是行人心里對淚眼盈盈的閨中人深情的體貼和囑咐,也是思婦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蹤影又明知徒然的內心掙扎。

  最后兩句寫少婦的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象閨中人憑高望遠而不見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現樓前的,是一片雜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盡頭是隱隱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遠春山之外,渺不可尋。這兩句不但寫出了樓頭思婦凝目遠望、神馳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過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隨著漸行漸遠的征人飛向天涯。行者不僅想象到居者登高懷遠,而且深入到對方的心靈對自己的追蹤。如此寫來,情意深長而又哀婉欲絕。

  此詞由陌上游子而及樓頭思婦,由實景而及想象,上下片層層遞進,以發散式結構將離愁別恨表達得蕩氣回腸、意味深長。這種透過一層從對面寫來的手法,帶來了強烈的美感效果。

1、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467-468頁

相關推薦

  • 歐陽修
  • 寫景
  • 婉約
  • 宋詞三百首
  • 離別
  • 踏莎行
  • 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