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喜遷鶯·曉月墜

作者: 宋代    李煜


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頻欹。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馀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xiǎo yuè zhuì ,xiǔ yún wēi ,wú yǔ zhěn pín yī 。mèng huí fāng cǎo sī yī yī ,tiān yuǎn yàn shēng xī 。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頻欹。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tí yīng sàn ,yú huā luàn ,jì mò huà táng shēn yuàn 。piàn hóng xiū sǎo jìn cóng yī ,liú dài wǔ rén guī 。啼鶯散,馀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喜遷鶯·曉月墜作者: 李煜

簡介 詩詞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蓮峰居士,漢族,生于金陵(今江蘇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蘇徐州銅山區),南唐最后一位國君。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

喜遷鶯·曉月墜譯文

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頻欹。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拂曉的月亮從天空墜下,夜空云霧已經微淡,默默無語倚在枕上。夢醒仍戀芳草綿綿,雁聲消失遙遠天邊。

啼鶯散,馀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埽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啼曉的黃鶯散,零落的飛花亂,只留下寂寞畫堂深深院。任落紅遍地休掃它,留待跳舞人回當地毯。

1、蔣方編選《李璟李煜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18-120
2、張玖青《李煜全集》武漢:崇文書局,2015(第二版):39
3、高文炳編著《唐宋詞選譯賞析》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1:78

喜遷鶯·曉月墜注釋

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頻欹(qī)
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墜:落下。
微:疏淡。
欹:斜倚。

啼鶯散,馀(yú)花亂,寂寞畫堂深院。
片紅休埽(sào)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馀花:馀即余,殘花。
埽:掃去。
盡從伊:這里指全由落花,任憑它飄落一地。

參考資料:

1、蔣方編選.《李璟李煜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118-1202、張玖青.《李煜全集》.武漢:崇文書局,2015(第二版):393、高文炳編著.《唐宋詞選譯賞析》.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1:78

喜遷鶯·曉月墜賞析

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頻欹。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馀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埽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李煜為南唐末代國君,雖不通為政之道,卻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皆妙,尤以詞的成就。此詞抒發春天的思念之情,寫得悠然深遠、余味無窮。上片“夢回”二字交待詞人情感之引起,下片借場景繼續抒寫思念之情。這首詞是其軟禁生涯的泣血之作。

  詞的上片寫徹夜夢思的情狀與伊人消息沉沉。這洶涌而來的思念,大抵是多日以來早在心理埋好伏線,以至于入夢時,李煜也舍不得將其丟擲一旁,多情傷別,夢寐縈懷,然而夢中究竟有多少字,他只字未提。“曉月墜,宿云微”,這兩句對偶,描寫曉月西沉,暮云漸上,一片祥和之色與夢回后的惆悵。這種氣氛使得詞人便更加思念遠方的人,不知不覺魂歸夢中,情思悠悠,伊人之芳香彌漫在詞人整個心中,在夢鄉里,只見雁影在蒼宇之間漸飛漸遠,卻沒有帶來任何音信,詞人因此傷感。而《清平樂》中“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更與“雁聲稀”、“芳草”相印證,意趣更加明晰。這兩句,擴大了空間,增強了離恨,心情尤覺不寧,所以只得頻頻欹枕,默默無言。上片墜月余輝、微云抹岫與夢里殘痕、天邊芳草暗相融洽,使人感到曲折深邃,縹緲汪洋。

  下片描寫冷靜堂院與詞人的寂寞與傷感。“啼鶯散,馀花亂。”鶯散花落,春天也即將逝去;雁聲稀少,啼鶯也紛紛振翅而去,似有別處風光更加迷人,總會比這殘花亂舞的寂寞畫堂增添幾分生氣。“片紅休埽盡從伊,留待舞人歸”詞人不掃落花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要留給歡愛的人看看,好花到了這個地步十分可惜,來引起她的警惕;第二是要讓歡愛的人明白,惜花之人對此又是多么難堪,來引起她的憐惜。總之,希望從這里來感動她。秋色已盡,想必伊人也要趕快歸來,以后不再遠離,道來簡單,意味卻是深長,因為這正是大周后去世后的第一個春天,李煜是獨自度過。在這寂靜之中,陪伴詞人的只有寂寞,只能憑空懷念當年一幕令人心旌神搖的風景。可惜李煜自己格外清楚,他思念的大周后,是不會再回來了,將逝的春景、已經逝去的美人,終究只是一場夢,無法挽回。陸淞《瑞鶴仙》詞中有這么一段:“陽臺路迥(一作‘遠’),云夢雨,便無準。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細問,問因循過了青春,怎生意穩?”說的很透辟,這兩者雖懷念對象不同,表達男女間的心情,正可互相印證。

  這首詞在“曉月”“宿云”“芳草“雁”“鶯”“花”“片紅”等密麗意象中,融入詞人的“閨閣”之思,將寂寞深情表現的傷感而優美.

1、王光鵬《李煜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5
2、王樹海主編《通賞中國歷代詞》吉林:長春出版社,2014:76
3、上官紫微著《春花秋月何時了· 遇見最愛的婉約詞》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4:51

相關推薦

  • 李煜
  • 寫景
  • 思念
  • 喜遷鶯
  • 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