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作者: 唐代    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jiāng sòng bā nán shuǐ ,shān héng sāi běi yún 。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jīn tíng qiū yuè yè ,shuí jiàn qì lí qún ?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luàn yān lóng bì qì ,fēi yuè xiàng nán duān 。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jì mò lí tíng yǎn ,jiāng shān cǐ yè hán 。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作者: 王勃

簡介 詩詞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譯文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長江遠遠地送走了從巴南來的流水,大山橫亙,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層。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秋天明月夜,在這渡口亭子里,誰見過在離別時哭哭啼啼的呢?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亂糟糟的煙霧籠罩著青綠的臺階,高高的月亮照耀著江亭的南門。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離亭的門關閉著,周圍寂靜無聲;今夜里大江與高山都顯得那么凄涼。

1、王力《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3月第2版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注釋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sài)北云。

巴南:地名,在今重慶市。
橫:橫亙。
塞北:指長城以北。
亦泛指我國北邊地區。

(jīn)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
津,渡口。
泣:哭泣。
離群:離開同伴。

亂煙籠碧砌(qì),飛月向南端。

亂煙:凌亂的煙霧。
籠:籠罩。
碧砌:青石臺階。
飛月:懸在高空的月亮。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掩:掩蓋,掩映。
江山:江水和高山。

1、王力《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3月第2版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賞析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與上面這首詩參證的江邊送別詩,有《別人四首》、《秋江送別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間所寫的客中送客之作。

  兩詩合看,大致可知寫詩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話別之所是津亭,啟行之時是秋夜,分手之處是江邊,而行人所去之地則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將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選錄了兩首中的第一首,但就兩詩比較而言,其實以第二首為勝。第一首詩最后用“誰見泣離群”一句來表達離情,寫得比較平實淺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嘆的韻味,沈德潛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寫景方面,“山橫塞北云”一句寫的是千里外的虛擬景,沒有做到與上下兩句所寫的當前實景水乳交融,形成一個完美和諧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與詩篇所要表達的離情互為表里,收到景與情會的藝術效果。而在藝術上達到了這一要求的,應當推第二首。在這詩中,詩人的離情不是用“泣離群”之類的話來直接表達的,而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來間接表達。詩人在江邊送走行人后,環顧離亭,仰望明月,遠眺江山,感懷此夜,就身邊眼前的景色描繪出一幅畫面優美、富有情味的江邊月夜圖。通首詩看來都是寫景,而詩人送別后的留連顧望之狀、凄涼寂寞之情,自然浮現紙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見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尋味的深度和美感。

  黃叔燦在《唐詩箋注》中還稱贊這首詩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離情,俱從此字托出。”這個“寒”字的確是一個畫龍點睛的字,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著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詩中的任何一個字,都不可能離開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這個“寒”字在句內還因“此夜”兩字而注入離情,說明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覺到的膚體寒冷,而是在這個特定的離別之夜獨有的內心感受。而且,這首詩中可以拈出的透露離情的字眼,還不止一個“寒”字。第二首首句寫煙而曰“亂”煙,既是形容夜煙彌漫,也表達了詩人心情的迷亂。次句寫月而曰“飛”月,既是說明時間的推移,也暗示詩人佇立凝望時產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寫離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寫外界的景象,也是寫內心的情懷。從整首詩看,詩人就是運用這樣一些字眼把畫面點活,把送別后的孤寂悵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寫之中。而這首詩的妙處更在于這融化的手法運用得渾然無跡;從而使詩篇見空靈蘊藉之美。

1、蕭滌非 等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23-24頁

相關推薦

  • 王勃
  • 寫景
  • 抒情
  • 送別
  • 秋天
  • 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