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中原有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國家。經過多年的戰爭洗禮,戰國時期只剩下十幾個較大的國家生存了下來,其中戰國七雄可以說是實力雄厚、威震一方!但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國家的實力絕對不能小噓,那就是中山國,被稱為戰國第八強。很多人都知道中山國(史書記載中山之地,方五百里)的存在,但具體實力卻鮮為人知。既然可以稱之為戰國第八強,必然會有它的道理。我們來看看春秋戰國時期中山國是什么樣的存在。
中山國成立于公元前506年,被稱為中山,因為它的首都中人城(河北省唐縣西北蘇山)中有山。也就是說,中山國的名字開始出現在各種歷史書中。公元前296年,中山國最終被強大的趙國摧毀。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被摧毀,中山國可謂三起三落。一次被晉國(公元前457年)打殘,一次被魏國(公元前407年)摧毀,但每次都能頑強崛起。中山人以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在春秋戰國亂世成功立足!
中山國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虞、中山三個階段。春秋前,北方軍狄被稱為北狄,是中原文明的外族。進入春秋時期后,他們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以鮮虞(中山)部落為首、以肥、鼓、仇猶等部落為附屬的鮮虞(中山)部落聯盟國家,對中原國家構成了巨大威脅。齊桓公時期,鮮虞(中山)國進攻邢衛國,使邢國逃跑,衛國被殺。兩國都處于滅亡的邊緣。幸運的是,尊王熙夷的齊桓公出馬了——他和宋、曹、邢、衛國等國一起出兵進攻鮮虞,挽救了幾乎要滅亡的邢衛國。唐中原諸侯國被打成這樣,當時鮮虞(中山)國的強大可見一斑!

春秋中晚期,鮮宇(中山)國的主要敵人是強大的晉國。可以說,兩國之間的戰爭從未中斷過。當時,晉國作為中原霸主,一直想擺脫鮮宇(中山)國的災難,但并沒有完全解除其對中原的威脅,因為雙方都有勝負,也就是說,晉國一直沒有辦法。
三家滅智前后,鮮宇(中山)國的中山武公帶領部落離開山區,遷往東部平原,模仿中原國家的形式正式建立了中山國。連晉國當年都不怕,現在晉國已經三分了?復興后,中山國曾以其超強武力攻擊趙國,趙國無法抗拒,不得不向魏國求助。后來,魏文侯以樂羊和吳起為將軍。經過三年的血腥斗爭,他在公元前407年占領了中山國家。當時,中山桓公不得不帶領公眾重新進入太行山。
中山桓公重新進入山區
中山桓公失國失地后,從此努力工作,秘密積累力量,聯系中原其他國家,努力再次復興中山國。經過20多年的努力,中山桓公在公元前380年成功復國,此時中山國的武力比以前更強。戰國政策·齊策記載:中山悉起迎燕,趙,南戰于長子(山西長子)敗趙氏,北戰于中山殺燕將。中山千乘之國也是,攻萬乘之國二,再戰勝,這個兵上節也是??梢钥闯?,當時千乘之國的中山國然能同時打敗趙國和燕國這兩個萬乘之國,武力如此之強,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

中山地圖
公元前323年,魏人公孫燕與韓、魏、燕、趙一起稱王,歷史上被稱為五國王。中山國可以與這些中原大國平起平坐,所以我們稱之為戰國第八強并不過分!
中山國的存在嚴重影響了趙國的發展嚴重影響了趙國的發展。它甚至一度攻擊趙國,將其土地分為兩部分。因此,中山國成為趙國的一大難題。實施胡服騎射改革后,趙武靈王一直致力于消滅中山國。自公元前306年以來,趙武靈王親率領趙國20多萬大軍連續進攻中山國,但均遭到中山人民的猛烈反擊。經過十多年的苦戰,中山國終于因為抵擋不住強大的趙國騎兵而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