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農業社會,農歷十二月初八以來,家庭主婦一直忙于包裝新年食品。由于腌制臘肉需要很長時間,我們必須盡快做好準備。中國許多省份都有腌制臘肉的習俗,其中以廣東省的臘肉最為著名。
蒸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口味多樣,幾乎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款式是方塊黃白年糕,象征著金銀,意思是新年發財。
年糕的味道因地而異。紅棗年糕、百果年糕、白年糕由北京人喜歡吃江米或黃米制成。河北人喜歡在年糕中加入紅棗、小紅豆和綠豆一起蒸。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炒年糕,有的還包豆沙、棗泥等餡料,山東人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蘸糖吃。南方的年糕又甜又咸,比如蘇州和寧波的年糕,都是粳米做的,味道清淡。除蒸、炸外,還可切片炒食或煮湯。甜年糕由糯米粉、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制成,做工精細,可直接蒸或用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天晚上叫團圓夜。離家出走的游子要千里迢迢趕回家。全家人都要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做法是先用面條做餃子皮,然后用皮包填充。餡料的內容多種多樣。各種肉、蛋、海鮮、季節性蔬菜都可以填充。吃餃子的正統方法是用清水煮。撈起后,用醋、蒜末、芝麻油調味。
漢族節日 漢族傳統節日三月初三上巳節
? 上一篇
仫佬族民歌 仫佬族的民歌有什么特點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