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住宅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四合院作為北京的傳統民居,在元代(公元1271)–1368年)已經出現了。然而,現有的四合院大多是清朝(公元1644)–1911年)建于20世紀30年代。
四合院的“四”字代表東南、西北四面;“和諧”意味著被包圍在一起。換句話說,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墻壁組成的。在封建宗法禮教的控制下,內部建筑布局按南北中軸線對稱布置房屋和庭院。四合院是一個總稱。由于建筑面積的大小和方向不同,在空間組合方面可分為大四合院、小四合院和三合院。
在四合院里,除了門與外界向通,一般不對外開窗。即使開窗,也只有南房為了采光,在離地很高的南墻上開小窗。因此,只要門關上,四合院就會形成一個封閉的小環境。住在四合院的人不經常與周圍的鄰居交往。在小院子里,一家人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可以說,四合院是北京人在歷史洪流和動蕩的社會風云中尋找的寧靜安樂窩。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在這數不清的四合院里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今天,隨著時代的進步,北京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北京的市容煥然一新,大部分原有的胡同都拓寬成了平坦的柏油路;路兩旁矗立著高樓大廈。古老的四合院越來越少,越來越破舊和不切實際。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歷史故事
? 上一篇
漢族習俗 漢族廟會發展史簡介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