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紅顏多禍水,下面有趣的歷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烽火戲諸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著名事件。它講述了周幽王為了取悅他的妾而點燃烽火和戲弄諸侯的故事,最終直接導致西周滅亡的故事。這是真的嗎?
一、周幽王即位
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姬宮涅出生于西周都城鎬京,是周宣王的兒子。當時,周宣王改變了以往任用人才、虛心接受建議的措施。相反,他軍國主義,濫殺忠臣,肆意干涉諸侯國內政,導致“宣王中興”的良好局面惡化。周天子的權威在諸侯心中也大幅下降,西周再次衰落,為他未來的復蘇埋下了隱患。
四十六年(前782年),周宣王病逝,姬宮涅繼承王位,即周幽王。但是周幽王就位才兩年,關中就發生了大地震。醫生伯陽甫說:“現在涇河、渭河、洛河都發生了大地震,導致水源堵塞,人民無法開發利用,必然缺乏財產。大周怕死。以前伊水和洛水枯竭,夏朝滅亡,黃河枯竭,商朝滅亡,現在三河枯竭,周朝不到十年就滅亡。由此可見,當時西周政局不穩定,周王不受歡迎。
二、贊美入宮
周幽王三年(前779年),褒國得罪了周幽王。為了緩和與王室的關系,他向幽王獻上了美麗的贊美。周幽王非常喜歡贊美,所以他逐漸疏遠了女王的申請。后來,贊生了兒子伯服,周幽王更喜歡贊的母子,并計劃浪費時間。
郭石父能言善辯,善于奉承,因此得到了周幽王的重用,不僅成為卿士,而且全權負責處理國政。但由于郭石父貪財好利,肆意搜尋民脂民膏,使鎬京人民十分不滿。但周幽王并不在意,反而在郭石父的支持下,廢申后及太子宜臼,立贊為王后,伯服為太子。于是沈后帶著兒子宜臼逃到申國投靠父親申侯,所以申國對周幽王非常不滿。
周幽王11年(前771年),沈侯與犬戎一起入侵鎬京,攻打周幽王。由于周幽王不受歡迎,犬戎迅速入侵鎬京,殺死周幽王和伯服,帶走贊譽,在西周滅亡。然后沈侯與諸侯共同建立了孫子姬一臼為王,即周平王。
三、烽火戲諸侯
贊美不好笑,幽王想笑萬方,所以不笑。幽王是烽火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知道了,但沒有寇,贊美和大笑。幽王說是為了數烽火。不信之后,諸侯也不會。 (史記·周本紀)
周宅馮鎬接近軍人,與諸侯約好,為王路祈禱,置鼓其上,遠近相聞。也就是軍寇到了,傳鼓相告,諸侯之兵都救了天子。軍寇到了,幽王打鼓,諸侯之兵到了,贊美和高興。(呂氏春秋·卷二十二)
《史記》記載,贊進宮后不愛笑,周幽王對此很擔心,于是想盡一切辦法贏得美女的笑容,但用了很多方法,贊就是不笑。后來周幽王以為周朝有烽火,可以用來召喚諸侯抵御外敵,于是命人點燃烽火。結果諸侯辛辛苦苦趕來勤王,累得喘不過氣來,卻看不到外敵??吹街T侯們白跑一趟,他們笑了。周幽王多次點燃烽火,使王室在諸侯中失去信用,導致西周滅亡時沒有諸侯來救。
《呂氏春秋》還提到,周幽王為了博贊思的笑容,騙諸侯勤王,但不是“烽火戲諸侯”,而是“打鼓戲諸侯”。明朝馮夢龍寫的《東周列國志》對烽火劇諸侯有更詳細的記載,也有入宮的記載。但《東周列國志》本身就是一部小說,可信度不高。
四、烽火戲諸侯真假
周幽王在西申取(娶)妻,生平(平)王,王或(又)取(娶)富(褒)人的女兒,是富(褒)斯,生白(伯)盤。(褒)司辟()于王,王與白(伯)盤(逐)平(平)王,平(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師,回(圍)坪(平)王于西申,申人弗才,曾(曾)人為降西戎,攻幽王,幽王及白(伯)盤乃滅,周乃亡。(清華簡·系年)
烽火戲諸侯一事基本上可以判斷為假,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史記》是在西漢初期寫的,距離西周滅亡已經600多年了,所以它對西周滅亡的記錄并不一定可靠?!秴问洗呵铩肥菓饑┢趯懙模取妒酚洝吩缌?00多年,所以它對西周滅亡的記載比《史記》更可信。但《呂氏春秋》只有“打鼓諸侯”而不是“烽火諸侯”,說明烽火諸侯不可信。
其次,《清華簡》成書于戰國中期,比《呂氏春秋》早了100多年,但沒有提到周幽王戲弄諸侯的任何記載。由此可見,“烽火戲諸侯”或“擊鼓戲諸侯”是假的,為子孫后代編造的歷史是不可信的。此外,目前發現最早的烽火臺都是西漢時期的遺址,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西周有烽火臺。
烽火臺再次以點燃狼煙為警示,召喚各地諸侯勤王救駕。然而,烽火臺狼煙的傳播距離有限。為了救世界各地的諸侯,必須在諸侯國建造大量的烽火臺。然而,在春秋戰國時期,沒有歷史資料提到諸侯國使用烽火臺。而且各地諸侯距離鎬京的距離差別很大,不可能同時到達。俗話說“兵貴神速”,齊魯等諸侯國距離鎬京數千英里。到了鎬京,恐怕已經太晚了,這進一步證明了烽火戲的諸侯是不可信的。
最后,在古代,我們注重禮儀和教育,注重“尊者忌諱”。雖然周幽王昏庸無道,但他畢竟是西周的天子。因此,司馬遷在修改《史記》時,故意將周幽王的部分罪行推倒并贊揚,稱她是“美麗的禍害”,就像“夏因妹喜而死,商因妲己而喪”一樣。為了鞏固統治,后世統治者自然選擇相信“烽火戲諸侯”,這導致謠言傳播了20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