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
-
劉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學(xué)家,劉敞之弟。字貢夫,一作貢父、贛父,號公非。臨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說江西樟樹人。慶歷進(jìn)士,歷任曹州、兗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
-
盧仝t& 243;ng〈形〉(約795-835) 唐代詩人,漢族,“初唐四杰”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祖籍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濟(jì)源市武山鎮(zhèn)(今思禮村),早年隱少室山,自號玉
-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 原名朱重八、朱興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鳳陽)鐘離太平鄉(xiāng)孤莊村。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號“洪武”
-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lǐng)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fēng)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
-
(1129—1202)金洺州人,字紹祖。熙宗皇統(tǒng)九年進(jìn)士。調(diào)澤州軍事判官。歷大理卿、吏部尚書、陜西西路轉(zhuǎn)運(yùn)使。承安間累拜參知政事,進(jìn)尚書左丞。處事精敏。嘗謂宰相不當(dāng)事細(xì)務(wù),要
-
葛勝仲 (1072~1144) 宋代詞人,字魯卿,丹陽(今屬江蘇)人。紹圣四年(1097)進(jìn)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詞科。累遷國子司業(yè),官至文華閣待制。卒謚文康。宣和間曾抵制征索花鳥
-
虞羲,南朝齊梁間詩人。生卒年不詳。字子陽(李善《文選注》引《虞羲集序》),一說字士光(《南史& 183;江淹任昉傳》)。會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虞羲的詩以《文選》所錄《
-
(1618—1654)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字朝宗。侯恂子。少時為復(fù)社、幾社諸名士所推重,與方以智、冒襄、陳貞慧號四公子。南明弘光時,以不受阮大鋮籠絡(luò),險遭迫害,夜走依總兵官高
-
趙嘏(約806年——約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人,唐代詩人。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yù)省試進(jìn)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
邊元勛(生卒年不詳),字輔臣,豐州(今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人,后遷云中(今山西大同)。與邊元恕、邊元鼎為邊貫道之子,在金朝都有才名,號為“三邊”。金太宗天會十年(1132)進(j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