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嘏
趙嘏簡介
趙嘏(約806年——約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人,唐代詩人。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yù)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zhèn)江)。會昌四年進士及第,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fù)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趙嘏(約806年——約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qū))人,唐代詩人。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yù)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zhèn)江)。會昌四年進士及第,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fù)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拂煙披月羽毛新,千里初辭九陌塵。曾失玄珠求象罔,
不將雙耳負伶?zhèn)悺YZ嵩詞賦相如手,楊乘歌篇李白身。
除卻今年仙侶外,堂堂又見兩三春。
東來珠履與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時。竹馬迎呼逢稚子,
柏臺長告見男兒。花飄舞袖樓相倚,角送歸軒客盡隨。
獨有賤夫懷感激,十年兩地負恩知。
落第逢人慟哭初,平生志業(yè)欲何如。鬢毛灑盡一枝桂,
淚血滴來千里書。谷外風高摧羽翮,江邊春在憶樵漁。
唯應(yīng)感激知恩地,不待功成死有馀。
郡齋秋盡一江橫,頻命郎官地更清。星月去隨新詔動,
旌旗遙映故山明。詩尋片石依依晚,帆掛孤云杳杳輕。
想到釣臺逢竹馬,只應(yīng)歌詠伴猿聲。
為有趨庭戀,應(yīng)忘道路賒。風消滎澤凍,雨靜圃田沙。
古陌人來遠,遙天雁勢斜。園林新到日,春酒酌梨花。
掘溝引水澆蔬圃,插竹為籬護藥苗。
楊柳如絲風易亂,梅花似雪日難消。
翠濕衣襟山滿樓,竹間溪水繞床流。
行人莫羨郵亭吏,生向此中今白頭。
萬里飛書至,聞君已渡遼。只諳新別苦,忘卻舊時嬌。
烽戍年將老,紅顏日向凋。胡沙兼漢苑,相望幾迢迢。
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紫陌塵多不可尋,南溪酒熟一披襟。山高晝枕石床隱,
泉落夜窗煙樹深。白首尋人嗟問計,青云無路覓知音。
唯君懷抱安如水,他日門墻許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