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
-
高攀龍(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從,江蘇無錫人,世稱“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東林黨領袖,“東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遺書》12卷等。萬歷十七年(15
-
明福建福清人,字子羽。洪武初以人才薦,授將樂縣學訓導,官至禮部員外郎。性落拓不善仕,年未四十自免歸。工詩,為閩中十才子之首。有《鳴盛集》。
-
平江路人,字熙之。師法董源,善畫山水,用墨清潤可愛。墨竹禽鳥,學趙孟頫。
-
王惲(y& 249;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謀,號秋澗,衛州路汲縣(今河南衛輝市)人。元朝著名學者、詩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剛直不阿,清貧守職,好學善文,成為元世祖忽
-
(1170—1228)平定樂平人,字之美。章宗明昌五年進士第一。特授承務郎。宣宗時累官御史中丞。哀宗時為翰林學士。與人交,死生禍福不少變。國家之事,知無不言。兼精歷算醫方。與
-
北齊河東聞喜人,字士言。裴謀之弟。弱冠為平原公開府墨曹,掌書記。齊文宣帝即位,轉太子舍人。奏中書舍人事。坐事免官。
-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號滄溟,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明代著名文學家。繼“前七子”之后,與謝榛、王世貞等倡導文學復古運動,為“后七子”的領袖人物,被尊為“宗
-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聞喜縣)人,東晉、劉宋時期官員、史學家,為《三國志注》的作者,與其子裴骃、曾孫裴子野“史學三裴”之稱。裴松之出身
-
查文徽(885—954)五代南唐大臣。字光慎,歙州休寧(今安徽休寧)人。南唐休寧人。侍后主李煜,官至樞密副使。討伐平建州王延政的時候立了大功,于是升遷為建州留侯。文徽的三代
-
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00年),姬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稱卜子(夏),南陽溫邑(今河南溫縣黃莊鎮卜楊門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門十哲之一。周安王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