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
-
(239—294)西晉北地泥陽人,字長虞。傅玄子。剛簡有大節,好屬文論。武帝咸寧初,襲父爵,拜太子洗馬,累遷尚書左丞。數上書言事,建議裁并官府,靜事息役,惟農是務。并謂“奢
-
張宇初(1359 -1410),為明代正一派天師,歷代天師中最博學者之一。有道門碩儒之稱。字子旋(音XUAN,別字)別號耆山 。其是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長子,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嗣教
-
(452—489)南朝齊瑯邪臨沂人,字仲寶。王僧綽子。生而父遇害,襲爵豫寧侯。宋明帝時,選尚陽羨公主,拜駙馬都尉,歷官秘書丞。后從蕭道成(齊高帝),遷右仆射,領吏部。入齊,封
-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
-
張華(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晉時期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西漢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十四世祖。張華工于詩賦,詞藻華麗。編纂
-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
-
崔骃(?—公元92年),字亭伯,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縣)人。自幼聰明過人,13歲便精通《詩》、《易》、《春秋》。崔骃博學多才,精通訓詁百家之言。少游太學,與班固、傅毅齊名
-
皇甫松,字子奇,自號檀欒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書& 183;藝文志》著錄皇甫松《醉鄉日月》3卷。其詞今存20余首,見于《
-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號浚川,世稱浚川先生,河南儀封(今蘭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王廷相幼年聰慧奇敏,好為文賦詩,且留心經史。《明史》
-
東晉太原中都人,字承公。孫楚孫。幼南渡。放誕不羈,善屬文。褚裒命為參軍,不就,家于會稽。性好山水,求為鄞令,轉任吳寧。不恤政事。唯縱情游蕩山水。官終余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