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一生育有35個兒子和20個女兒。其中,第八子愛新覺羅·胤禩擁有極佳的口碑,被人們稱為“樸實”“正氣”,榮獲“八賢王”的美譽。然而,最終他因為爭奪皇位而失利,遭遇了極悲慘的結局。

胤禩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出生,少年時期很受父皇喜愛,因為兒子的原因,生母良妃衛氏被冊為嬪,當時僅有兩人被冊為嬪妃。胤禩自幼聰慧,且甚曉世故,從小養成了親切隨和的待人之風。17歲被封為貝勒。成年以后,待人處事體貼細致、不拘泥于規制與名分,因此與王公朝臣,以及江南文人關系極好。在治國理政方面也是才能卓著,在康熙拘執太子期間,曾被任命為內務府總管,更是體現了康熙對他的非同一般的信任與器重。

劇照
就是這樣一位人人稱贊的八賢王,為何最終沒能得繼正統呢?
看看康熙帝怎么說的吧:“①廢皇太子后,胤禔曾奏稱胤禩好。春秋之義,人臣無將,將則必誅。大寶豈人可妄行窺伺者耶?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黨羽早相要結,謀害胤礽,今其事旨已敗露。著將胤禩鎖拿,交與議政處審理。②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惡,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
通俗地說,康熙皇帝沒把皇位傳給胤禩原因有兩個:一是說胤禩這個人表面柔和、內心奸詐,對皇位蓄謀已久,且亂交朋友;二是說胤禩這個人怕老婆,對老婆的惡行不能管制。基于以上兩點,康熙帝就把這位八賢王拿下了,后來胤禩薨獄中,享年45。

克里米亞戰爭:為意大利的統一創造了重要的歷史機遇
? 上一篇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英、德雙方挖掘了大量塹壕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