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是什么時候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系,小編告訴你。
地震時能帶來極大破壞力的自然災害,世界各國都曾遭受地震之荼毒。那么,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是哪次?發生在哪里呢?出人意料的是,這一慘絕人寰的事件竟然發生在中國。筆者來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華縣大地震,也稱明代嘉靖關中大地震,發生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農歷十二月十二(公元1556年1月23日)。現代學者根據歷史記錄判斷,當時的地震強度為矩震級8.0級至8.5級。這次大地震是中國歷史上破壞力最強的一次大地震,也是世界有歷史紀錄的地震中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
嘉靖三十四年農歷臘月十二(公元1556年1月23日),山西、陜西、河南、甘肅等地同時發生地震,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甚至福建、兩廣等地都能有震感。《明史》記載:“(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陜西、河南同時地震。”陜西、山西、河南等省97州受災,101個縣受害,災區面積大約28萬平方千米。地震有感范圍為5省227個縣。而在正常史無前例的大地正前后,百姓民眾因壓砸、焚溺、與饑疫而死者不可勝計,其奏報有名者便達83萬以上。如果按部分學者的觀點,嘉靖時期中國人口接近一億來計算,嘉靖大地震的死亡人口占全國人口比例已經達到百分之一,受災人數則更遠超此數。

由此可見,嘉靖大地震是古今中外地震史上極為罕見的個例。史書記載“余震月動三五次者半年,未止息者三載,五年漸輕方止”。地震后出現了黃河清可見底和地震造成水位下降的現象。史載,“(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時,地震自西北起于東南,有聲若雷,地裂釁寬丈余,涌波泛濫,望似海洋,晝夜方息。房垣盡塌,人死中半,此大穸也。至十七日,黃河澄清三日,人視其底”。由此可見正常超級大災害的無情與可怕。

嘉靖大地震發生后,許多幸存的災民陷入“無衣、無食、無房”的絕境。而當時正制寒冬臘月,廣大災區百姓饑寒交迫無法生活。災區許多州縣甚至發生災民走投無路被迫搶糧和大規模暴動事件。災民“蜂起為盜”,“搶掠大起”。官府為了制止動亂,以武力鎮壓,結果人心大亂,動蕩不安。鑒于此,明朝中央政府在向災區調運賑災物資、賑濟災民、安定人心的同時,還派遣欽差大臣到災區“祭告境內名山大川、河洛之神”。這樣規模驚人的大地震發生后,明中央政府從國庫調撥大量資金用于救災,加之地震引發的自然災害和瘟疫導致明朝政府稅收減少,這無疑為本來就十分緊張的財政局面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