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皇帝總是心懷猜忌,對曾經跟著自己打天下的功臣將領十分警惕。俗話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歷史上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勾踐得了天下后,就殺了文仲,逼走了范蠡。直到趙匡胤時才出現了一個頗受后人稱道的例外,那就是“杯酒釋兵權”。然而,趙匡胤忽略了一個人,留下了一個最大的禍患。結果,十五年后,這個人篡奪了皇位。

正如大家所知,每次更朝換代的開國皇帝在建國后,要不會大赦天下,要不會大開殺戒,而宋太祖選的就是后者,其實也算不上,只不過他的意思亦是如此。某一天,趙匡胤邀請眾武將參加慶功宴,大臣們都滿心歡喜的去參加了,酒宴正酣時,趙匡胤作為主角開始發言了,看著他滿臉沮喪,還用哭腔對在座的武將說,你們都是開國的功臣,手中握著重兵,我雖然是皇帝,卻空有虛名,這也沒有什么,可是我身為一國之主,沒有實際的權利,恐怕難以服眾啊!
當時趙匡胤杯酒釋兵權,用酒收回了大部分的重臣手中的兵權,使他們再也無力對抗朝廷。然而,百密必有一疏,當時的趙匡胤只知道杜絕外患,沒有想到禍害從自己的內庭里誕生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一直以來是趙匡胤所信賴的對象,所以他的兵權沒有被革除。而就是這個疏忽,導致開國皇帝的悲慘結局。最后被自己的弟弟奪了江山。

十五年后,在趙匡胤討伐契丹的途中,晚上還和弟弟長談議事,半夜之時突然暴斃,并且皇位也倉促地傳給了趙光義,但是他奪取了趙匡胤的江山卻是事實。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所有趙匡胤擁有繼承權嫡系成年子孫,全部非正常死亡,而且趙匡胤的皇后,王皇后受到趙光義的非前皇后禮遇,生活凄涼,更不給任何照顧。而且王皇后死后,趙光義不允許王皇后與趙匡胤合葬。宋史明確記載,可以查看是否屬實。 隨便找一個正常人也不會認會趙光義沒殺趙匡胤吧。
沐英為何能穩坐云南王呢?朱元璋沒有懷疑過他嗎?
? 上一篇
王安石變法有哪些影響?是宋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嗎?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