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去世后,留下了十七位妃子,在其子李治繼位后,他并沒有采取奪取權力和清理后宮的方式,而是選擇尊重和保護這些妃子。他對她們既寬容又慈愛,尊重她們的地位和權利,讓她們在宮廷中過上了相對安定和尊貴的生活。李治的善良和仁愛為后宮帶來了一絲和諧與寧靜。
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是躲不過的,同樣皇帝也是人,也會死去。李世民死后除了武則天成為自己兒子的妃子外,李世民其他妃子又是什么下場?李治上位之后,又是怎么對待這些小媽們的?她們還剩下多少人?
根據歷史的記錄,在李治的所有女人里面,和李世民有關的有兩個,一個是武則天,一個是徐婕妤,她是李世民的妃子徐惠的親妹妹,而李治其他的女人就和李世民沒有關系了。
唐代規定,皇帝駕崩后,未生育子女的妃嬪必須出家為尼,《新唐書·后妃列傳》記載“及帝崩,與嬪御皆為比丘尼”;有的妃嬪生有兒子的,出宮跟著兒子過,這些外部勢力包括邊疆的大臣也包括朝中的臣子,一旦當老皇帝去世之后,沒有人去約束這些嬪妃的時候,這些嬪妃就極有可能在后宮當中掀起腥風血雨。
對于先皇的妃子,繼位的皇帝通常都會讓這些妃嬪移居。出于對先帝尊重,嬪妃大多數會繼續留在宮中,移居別宮,移居之后的生活仍然是衣食無憂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繼位的皇帝不可能對待先皇的妃子特別的苛刻,這在古代的禮法上也是不允許的。
有兒子的可以投奔兒子,沒有兒子的,只能夠出家為尼。移居的妃子僅僅是少數一部分,大部分妃子李治都將其投靠她們的兒子。她們可以跟隨兒子出藩國,并享有王太妃的封號。
與之相對的,待遇最慘的妃子當然是沒有兒子的。其中,有部分低等妃嬪要出家為尼,如當時是四品才人的武則天去感業寺出家。
最后就是最慘的一些妃子,她們有時會選擇自盡殉葬,比如說當時唐代著名的才女徐惠就因為唐太宗駕崩之事,故而哀慕成疾,不肯服藥,最終于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病逝,年僅24歲。
歷史_歷史故事大全_歷史朝代表百科知識_歷史的天空 - 趣歷史網
李世民的至愛女人:除武則天外還有誰?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