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朝代的興衰和變遷,生動的歷史人物,在漫長的歷史河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接下來有趣的歷史小邊帶您進入歐陽修復的官方道路,一起看看。
景佑元年(1034年),歐陽修被召試學士院授予官宣德郎,回京任館閣校勘,參與《崇文總目》的編修。
宋仁宗時期,北宋積貧積弱的弊端開始顯現,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日益突出。景佑三年(1036年),與歐陽修交往深厚的范仲淹,呼吁改革。他把社會問題歸咎于腐敗,而歐陽修則更加深刻,認為冗員是根本問題。最后,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被貶饒州。作為范仲淹一派,歐陽修也受到牽連,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康定元年(1040年),歐陽修被召回北京,復任館閣校勘,編修《崇文總目》,后奉命告誡院。
慶歷三年(1043年),出任右正言,知制高。當時,范仲淹、韓琦、富碧等人實施了“慶歷新政”。但在守舊派的阻撓下,新政又失敗了。
慶歷五年(1045年),范、韓、富等相繼被貶,歐陽修上書分辯,因被貶為滁州(今安徽滁州),后來又改為揚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等地。
在滁州,歐陽修寫了一篇不朽的著名文章《醉翁亭》,古代文學藝術已經成熟。他仍然保持著輕松和懶惰的態度,“簡化”政府,使官員和人民大便起來。但正是在這樣的政策下,滁州才得到了有序的治理。
皇佑元年(1049年)回朝,先后擔任翰林學士、歷史博物館修編等職。
直到和平第一年(1054年)8月,歐陽修才被誣陷貶值。命令一發布,仁宗就后悔了。歐陽修上朝辭職時,仁宗親自留下:“不要去同州,留下來修《唐書》。”于是歐陽修以翰林學士留在朝鮮,開始修寫史書。與宋祁同修《新唐書》,自修《五代史記》(即《新五代史》)。
韓愈和李賀有哪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