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宋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是劉宗元、韓愈、歐陽修、蘇迅、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其中,韓愈、劉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蘇軾、蘇轍、蘇迅)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韓愈和柳宗元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先后掀起了古文創(chuàng)新浪潮,使詩文發(fā)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所以下面有趣的歷史小編就為大家?guī)硖K軾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蘇軾(1037年1月8日至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漢族,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作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蘇軾進士及第二年嘉佑(1057年)。宋神宗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工作。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擔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務,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到惠州、儋州。宋徽宗在常州病逝時被大赦北還。宋高宗追太師;宋孝宗追“文忠” 。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歌、詩歌、散文、書籍、繪畫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詩歌題材廣泛,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風格獨特,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又稱“蘇辛” ;散文講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其擅長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軾現存的文學作品有2700多首詩、300多首詩和大量散文作品。最早的著名文章是嘉佑二年(1057年)考試時的《忠誠刑獎之論》。最早的詩是嘉佑四年與父親弟弟合編的《南行集》中的40多首詩,最早的詩是熙寧五年(1072年)寫的。
蘇軾代表作品
古文
《荀卿論》、《范增論》、《留侯論》、《賈誼論》、《晁錯論》、《東坡志林》、《隨記集》、《刑賞忠厚之論》、《石鐘山記》、《記承天寺夜游》、《重潯以申命論》、《進策》、《天石硯銘(并序)》、《策別課百官》六篇,《策別安萬民》六篇,《策別厚貨財》二篇,《策別訓兵旅》三篇,《策斷》四篇,《狡鼠賦》、《記游定惠院》(一部《記游定惠院》
詩歌
《赤壁賦》、《后赤壁賦》、《東欄梨花》、《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池池懷舊》、《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臘日游孤山》、《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三月二十九日》、《上元侍宴》、《石蒼舒醉墨堂》、《書李世南》
詞作
《少年游·去年相送》《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代》《南鄉(xiāng)子·送述古代》《永遇樂·長憶別時》《減字木蘭花·空床響琢》《蝴蝶愛花·密州上元》《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望江南·春未老》《水調歌頭·明月》《洞仙歌·江南臘盡》《陽關曲·中秋》《浣溪沙》。
書法作品
蘇軾部分書法作品《中山松泥》《洞庭春色賦》《人來書帖》《感謝民師論文帖》《赤壁賦》《江上帖》《黃州寒食詩帖》《李白仙詩帖》《次韻秦太虛詩帖》《渡海帖》《祭黃幾篇文卷》《梅花詩帖》《新年展慶帖》《寶月帖》《令子帖》《東武帖》《北游帖》《致南圭使君帖》
繪畫作品
《瀟湘竹石圖》 《小雞啄米圖》《枯木怪石圖》《偃松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