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匡亭之戰中曹操為什么要對袁術網開一面?

  歷史上曹操和袁術是死對頭,那么匡亭之戰中曹操為什么要對袁術網開一面?每次曹操都是圍而不合,始終給袁術留出一條生路,讓他逃到了壽春,今天趣歷史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講講其中奧妙。

  袁術為什么要進攻兗州?

  初平三年,術遣孫堅擊劉表于襄陽,堅戰死?!逗鬂h書·袁術傳》

  公元191年,為了拓展南陽的戰略空間,袁術趁荊州牧劉表剛剛上任,立足未穩之時,派孫堅南下攻打襄陽。孫堅雖初戰告捷,但卻在追擊劉表的部將黃祖時,不幸中暗箭身亡,使袁術痛失麾下第一尖刀。隨后,劉表在荊州站穩了腳跟,袁術已失去攻占襄陽絕佳機會。

  但是,袁術的煩心事還沒有完。

  四年春,(曹)軍。荊州牧劉表斷術糧道?!度龂尽の涞奂o》

  公元192年,兗州刺史劉岱在與黃巾軍作戰時陣亡,從而使兗州出現了權力真空。此時,時任東郡太守的曹操,敏銳地抓住這稍瞬即逝的機會,入主兗州填補了劉岱留下的權力真空。隨后,曹操用計大破黃巾軍,從而在兗州站穩了腳跟。

  此時袁術所在的南陽郡,就被北邊的曹操(兗州),以及南邊的劉表(荊州)夾在了中間,呈“夾心餅干”狀態。而雪上加霜的是,隨后劉表又斷了袁術的糧道,讓袁術處于后繼無糧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袁術要擺脫困境,就只能主動出擊,拓展南陽或者開辟新的戰略空間。

  那么,袁術應該主動向哪個方向出擊呢?


  1、西北方向:占領河南尹不能化解袁術面臨的困境 南陽郡的西北方向是河南尹。但此地因連年戰亂,已遭到嚴重的破壞。而更重要的是,占領河南尹又會處于曹操、張揚、(董卓)涼州軍的包圍之中,還是達不到破局的目的。

  所以,袁術不能向西北方向出擊。

  2、東面:徐州的陶謙是袁術的盟友 南陽郡東面的徐州是陶謙的地盤。在當時,袁術、公孫瓚、陶謙屬同一陣營,盟主是袁術;而袁紹、曹操、劉表則同屬袁紹陣營。在這兩大陣營之間的爭斗進入白熱化之際,袁術不能自亂陣腳,向盟友下手。

  所以,徐州也不是袁術的目標。

  3、東南方向:移屯揚州不是最佳選擇 南陽郡的東南方向是揚州。而袁術也早就未雨綢繆,在揚州布好了局。公元192年,袁術用武力趕走了袁紹任命的揚州刺史,也是他的從兄袁遺,并任命自己的親信陳瑀為揚州刺史。

  揚州北上可吞并徐州,南下可經略江東,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重要戰略地位。也就是說,從南陽移屯揚州,是一個可行的選項。

  但是,要想在揚州站穩腳跟,就必須拿下徐州及江東。這對袁術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袁術是不會啟用此選項的。

  4、西南方向:孫堅陣亡后,袁術對奪取荊州已有心無力 南陽郡的西南方向是荊州。此前,袁術想趁劉表新上任,荊州內部不穩之時,迅速拿下襄陽,因此,他派出麾下第一猛將孫堅出征荊州。但天不遂人愿,結果襄陽城未破,孫堅卻不幸中暗箭身亡。此后,劉表完成對荊州的整合,各項工作均進入正軌,袁術也失去了攻占荊州的最佳時機。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袁術選拔繼續死磕荊州,那么,就會演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而這與袁術尋求速戰速戰,盡快擺脫劉表、曹操的夾擊,避免成為“夾心餅干”的目標不符。所以,繼續南下進攻荊州不再是袁術的選項。

  5、東北方向:拿下兗州就能避免成為“夾心餅干”,而且可實現與公孫瓚夾擊袁紹的戰略目標從南陽郡魯陽出發,借道豫州(袁術地盤)就可進攻兗州。只要拿下兗州,袁術就能扭轉被動的局面:擺脫被劉表、曹操南北夾擊的困境,轉而與公孫瓚(幽州)南北夾擊袁紹(冀州)。

  另外,曹操當時羽翼未豐,在名氣上比劉表、陶謙都要稍遜一籌。而袁術也認定曹操是個軟柿子,在進攻劉表受阻的情況下,袁術決定要“捏”曹操這個軟柿子了。

  更重要的是,曹操當時入主兗州屬于名不正言不順。兗州刺史劉岱在與黃巾軍的作戰時陣亡后,朝廷馬上又任命金尚為兗州刺史。但是,曹操卻搶先一步入主兗州,并阻止金尚上任。所以,曹操的“兗州刺史”是自封的,還未得到朝廷的承認!

  (金)尚,獻帝初為兗州刺史,東之郡,而太祖(曹操)已臨兗州,(金)尚南依袁術?!度龂尽尾紓鳌纷⒁兜渎浴?/p>

  金尚在曹操的阻撓下,無法進入兗州就職,無奈之下,只好投靠袁術。這就給了袁術名正言順地出兵兗州的理由:以幫助金尚上任為由,北上攻打兗州(曹操)。

  綜上所述,主政南陽的袁術南下進攻荊州受阻,而曹操則成功在兗州站穩了腳跟。此時,劉表、曹操就對袁術形成了南北夾攻的戰略態勢。更糟糕的是,劉表又釜底抽薪,斷了南陽的糧道,在這種情況下,袁術唯有主動出擊,拓展南陽或開拓新的戰略空間,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根據南陽所處的地理位置,袁術要破解困局,最佳方案是借道豫州(袁術地盤)進攻兗州。只要拿下兗州,袁術就能破解被劉表、曹操夾擊的不利局面,而且又可達成與公孫瓚南北夾擊袁紹的戰略目標。

  所以,破解被劉表、曹操夾擊的不利局面,達成與公孫瓚南北夾擊袁紹的戰略目標。就是袁術進攻兗州的原因。

  袁術的兗州戰略:先“引蛇出洞”,再在匡亭“內外夾擊”殲滅曹軍

  曹操親自坐鎮在兗州的鄄城,而夏侯惇則駐守在濮陽(東郡治所)。鄄城與濮陽呈犄角之勢,袁術如果攻其中一城,另一城的駐軍就會過來夾擊;而如果分兵進擊,則會造成兵力分散,很可能會形成曠日持久的攻堅戰。此時如果劉表趁虛從背后來襲,則袁術就會陷入前進不得,后退無路的窘境。

  而曹操坐鎮在鄄城是有目的的。因為鄄城靠近袁紹的地盤,而當時曹操與袁紹是盟友關系,如果曹操遇襲,袁紹必定會出兵支援。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袁術貿然進攻鄄城,將會遭到袁紹、曹操的聯合反擊,袁術必敗無疑。

  袁術能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也絕非泛泛之輩。事實上,在決定出征兗州前,袁術就已經未雨綢繆,從行軍路線、決戰地點到具體的戰術,都提前做好了規劃。

  1、行軍路線選擇:魯陽—汝南—封丘(陳留)術引軍入陳留,屯封丘,黑山余賊及於夫羅等佐之。——《三國志·武帝紀》

  公元193年,袁術聯合之前與曹操結下梁子的黑山軍余黨與匈奴于扶羅,以扶送金尚到兗州上任為由,揮軍從魯陽出發,攻占封丘(陳留)。

  袁術之所以選擇封丘做為他進入兗州的第一站,是有戰略上的考慮的。封丘南通豫州、南陽郡,而豫州、南陽都屬于袁術的勢力范圍。因此,袁術可以揮軍從南陽(魯陽)出發,不費一兵一卒經過他的地盤豫州(汝南)進入封丘。而占據封丘后,袁術就處于進可攻退可據的有利地位,并且能夠確保糧草運輸的安全。

  可見,選擇封丘做為進入兗州后的大本營,是袁術經過深思熟慮后做出的決策,當然,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策。

  2、決戰地點選擇:決戰匡亭術使將劉詳屯匡亭?!度龂尽の涞奂o》

  袁術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封丘。隨后,他派大將劉詳進攻匡亭,而在拿下匡亭后,袁術就開始按兵不動,等待曹操來戰。

  事實上,袁術將決戰地點選在匡亭,是為了將曹操的主力從鄄城引到匡亭,從而讓曹操遠離袁紹,然后再以優勢兵力(聯軍)在匡亭圍殲長途奔襲的曹軍。

  從實際情況來看,袁術將決戰地點選在匡亭是沒毛病的。

  3、戰術選擇:先引蛇出洞,再內外夾擊 袁術的戰略意圖很明顯,他就是要將曹操鄄城的兵力吸引到匡亭來,然后以優勢兵力(聯軍)從封丘出擊,與匡亭劉詳部夾擊圍殲曹軍。這就是兵法上的“引蛇出洞”及“內外夾擊”戰術。

  從封丘到匡亭的距離,遠小于從鄄城到匡亭的距離。理論上說,在曹軍主力從鄄城出發到達匡亭前,從封丘出發的袁術主力應該早就到達匡亭了。因此,袁術的主力及劉詳部,就可以在匡亭以逸待勞,痛擊長途奔襲的曹軍。

  綜上所述,袁術的兗州戰略就是匡亭戰略。即在匡亭用“引蛇出洞”及“內外夾擊”的戰術圍殲曹操。而袁術對此戰志在必得,他已經從南陽傾巢而出,并且沒有重返南陽的打算。這點,從他在戰敗后,舍近求遠逃往九江郡就可看出。

  袁術為何在匡亭慘敗?

  袁術對此戰是志在必得。在戰前,他就未雨綢繆,聯合了黑山軍余黨及匈奴于扶羅這兩大強援,從而在兵員數量上占據了優勢;而他所選擇的戰術也很合理,決戰地點看起來也沒有什么不妥。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袁術慘敗,這是為什么呢?

  太祖擊詳,術救之,與戰,大破之?!度龂尽の涞奂o》

  對于袁術的戰略意圖,曹操是洞若觀火。他決定將計就計,采取閃電戰及“圍城打援”的戰術來反制袁術。

  1、曹操用閃電戰:搶先在袁軍之前到達匡亭 “引蛇出洞”戰術是把雙刃劍。如果對手的行動足夠快,那么,“引蛇出洞”就會變成“引狼入室”的悲劇。不幸的是,袁術在匡亭就遭遇到了這種倒霉事。

  袁術的主力駐扎在封丘,而曹操的主力則在鄄城??锿ぬ幵诜馇鹋c鄄城之間,但從封丘到匡亭的距離遠小于從城至匡亭之間的距離,這也是袁術敢于采用“引蛇出洞”戰術的原因。

  但是,袁術卻百密一疏,他沒有考慮到,路程短與走的快是兩回事。事實上,從封丘出發,需要渡過睢水、卞水、南濟水、北濟河才能到達匡亭。而從出發,則只需要渡過濮水,就可以從陸路直達匡亭。于是,曹操就率軍閃電出擊匡亭;當袁術得知曹操出兵的消息后,也立刻從封丘緊急出動,但為時已晚,曹操已經趕在袁術到達之前包圍了匡亭。

  此時,匡亭城內的劉詳已成為甕中之鱉,而從封丘匆忙趕來的袁術還不知道,他即將進入曹操的伏擊范圍內了。

  2、曹操圍城打援:袁術慘敗 搶先到達匡亭的曹操,分兵兩路,一路包圍匡亭,另一路在北濟河邊埋伏等待袁術主力。袁術主力一渡過北濟河,曹軍就掩殺過來,袁軍猝不及防,頓時陣腳大亂。

  袁術兵力在數量上雖占據優勢,但畢竟是烏合之眾。而黑山軍余黨與匈奴于扶羅,只是想借袁術之力痛擊仇人曹操而已,但他們并不打算要打一場硬戰。所以,當袁術遭遇曹操突襲后,黑山軍余黨與匈奴于扶羅就作鳥獸散了。所謂兵敗如山倒,袁術一時彈壓不住,只好向封丘方向敗退。

  綜上所述,在匡亭之戰中,袁術戰略具有前瞻性,而且戰術對頭。但是,在具體執行戰術的環節中,袁術暴露出不注重細節、應變能力不足的致命缺點。在與曹操這種級別的對手對峙時,袁術的缺點被無限放大了。最終,曹操反客為主,用“閃電戰”及“圍城打援”的戰術將袁術擊敗。

  而曹操在擊敗袁術后,本有機會全殲袁軍。但是,曹操卻對袁術追而不殲,最終只是將他趕往揚州了事。

  對袁術追而不殲,曹操在下一盤大棋

  術退保封丘,遂圍之,未合,術走襄邑,追到太壽,決渠水灌城。走寧陵,又追之,走九江。夏,太祖還軍定陶?!度龂尽の涞奂o》

  袁術在匡亭遭遇慘敗后,就想退回陳留(封丘)固守,以待盟友陶謙、公孫瓚的支援。但是,曹操對袁術的戰略意圖卻是洞若觀火,他一路窮追猛打,不給袁術任何喘息的機會。

  在曹操的貼身追殺下,袁術根本無法停下腳步,只能被動地向著東南方向狂奔。而曹操則追擊袁術超過了600余里,期間曾獲得多次圍殲袁術的機會,但是,曹操每次都是圍而不合,總是留出一條生路讓袁術逃命。那么,曹操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1、袁術師出有名:曹操無證上崗理虧,如殺袁術將背不義之名 詔以京兆金尚為兗州刺史,將之部,操逆擊之,尚奔袁術。——《資治通鑒》

  曹操雖然是兗州的實際控制者,但他未獲朝廷認可,也就是說,曹操此時屬于無證上崗。而金尚才是朝廷任命的正牌兗州刺史,曹操為了阻止金尚上任,就伏擊了金尚的軍隊,金尚兵敗后投奔了袁術。

  所以,袁術以護送金尚到兗州上任為由出兵,屬于師出有名。在這種情況下,曹操的最佳做法,就是將袁術及金尚趕到離兗州盡可能遠的地方。而如果殺死袁術及金尚,曹操就會背上不義之名。

  2、袁術出身名門且是朝廷命官:曹操不能擅殺朝廷命官 董卓之將廢帝,以術為后將軍?!度龂尽ぴg傳》

  袁術出身名門,家族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的嫡次子,他與同父異母的哥哥袁紹,在當時都擁有極高的聲望。而且當時袁術的官職是后將軍,是如假包換的朝廷命官。

  東漢末年,天下群雄割據,皇綱暗弱,但是,這并不代表諸侯們就可以不遵守皇法,為所欲為了。事實上,在東漢時期,擅殺朝廷命官是重罪,輕者丟官,重者會被流放甚至丟命。如當年孫堅在擅殺南陽太守張咨后,為了能逃過朝廷的問責,只好將南陽當投名狀獻給袁術,并且答應充當袁術的打手,承擔為其攻城拔寨的重任。而在袁術的庇護下,孫堅才成功洗脫了罪名。

  因此,曹操如果殺了身為朝廷命官的袁術,就會落得個擅殺朝廷命官的罪名,那就得不償失了。當然,曹操是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

  3、曹操養寇自重:讓袁術陣營繼續牽制袁紹 既與紹有隙,又與劉表不平而北連公孫瓚。紹與瓚不和而南連劉表。其兄弟攜貳,舍近交遠如此。——《三國志·袁術傳》

  公元190年,以袁紹為盟主、曹操為副盟主的關東聯軍出兵討伐董卓。初期聯軍聲勢浩大,曾一度逼得董卓遷都至長安以避其鋒芒。但此后聯軍發生內訌,轉而相互攻擊兼并,聯軍宣告解散。

  聯軍解散后,缺兵少將的曹操(此時曹操沒有官銜)只好到河內郡投靠發小袁紹。公元191年,黑山軍攻打兗州的東郡,時任東郡太守的王肱招架不住,節節敗退,東郡危在夕旦。此時,袁紹抓住難得的機會,派好兄弟曹操率兵出擊東郡。而曹操也不負所托,在濮陽大敗黑山軍,成功拿下東郡。隨后,袁紹表曹操為東郡太守,曹操終于擁有了一塊落腳之地(但名義上是袁紹的,曹操只是代管)。

  公元192年,青州黃巾軍進攻兗州,兗州刺史劉岱不幸陣亡。曹操趁著兗州出現權力真空的時機,聯合濟北相鮑信入兗州進攻黃巾軍。他采取晝夜奔襲的戰術,大破黃巾軍,并將黃巾軍的精銳收編為“青州兵”,作為他的王牌軍隊。

  此時的曹操雖然已擁有兗州,但他的實力尚無法與袁紹對抗,所以,曹操表面上還是服從于袁紹。但是,袁紹此時對曹操已有所警惕,他讓曹操當東郡太守而不是兗州刺史,就足以看出袁紹內心的擔憂。

  羽翼未豐的曹操,為了避免在袁術死后,袁紹調轉槍口對付自己,就故意對敗逃的袁術(當時袁紹最強大的對手)只追不滅,以達到養寇自重的目的。

  綜上所述,曹操對敗逃的袁術追而不滅,圍而不殲,既有主觀上的原因,也有客觀上的因素。在主觀上,曹操為了獲得發展的時間及空間,就故意讓袁紹最大的敵人袁術活著,以此來牽制袁紹。而在客觀上,袁術既是朝廷命官,又是以扶送兗州刺史金尚上任為由進攻兗州,屬于師出有名。所以,曹操不能殺死袁術及金尚。在這種情況下,將袁術趕到離兗州盡可能遠的地方,就成為曹操的最佳選擇了。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