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達達看世界,不慌不忙走天涯。今天我們來聊聊全國有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鳳陽。這座城市存在許多膾炙人口的事跡,被譽為中國帝王之鄉(xiāng)、中國花鼓之鄉(xiāng)、中國改革之鄉(xiāng)、以及中國曲藝之鄉(xiāng)。
鳳陽,在古代又被稱為“鐘離”、“濠州”,它是安徽省滁州市的下轄縣,位于淮河中游南岸。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南北分水嶺,據(jù)傳明朝時,劉伯溫按照古代的風水之術(shù),認為鳳陽所在地其實是“龍眼”之地,有龍脈。
而明朝的開國鼻祖朱元璋就出生在鳳陽,朱元璋對鳳陽的感情極深,曾經(jīng)一度想要定都鳳陽。在建國初期,他親自去卞梁考察,同時還調(diào)遣了百萬工匠在鳳陽大興土木營建中都。
這也就是鳳陽著名的明中都皇城,當時朱元璋還想要遷祖墳建皇陵,不過由于劉伯溫反對定都鳳陽,他上奏說,鳳陽是有龍脈,可是這龍脈不足以支撐后代發(fā)展,而遷祖墳會改變氣運。
因此朱元璋也就放棄定都鳳陽的念頭了,明中都也就成了“廢都”,至于皇陵,則是在祖墳原址上建了高大的墳頭和豪華的宮殿。帝王陵位于滁州市鳳陽縣城西南約六公里處,是由朱元璋為其父母兄弟建造的。
陵墓呈倒碗狀,高達5米,占地面積約1平方公里,東西長50米,南北寬35米。陵墓被三面墻包圍。這三座城墻中軸線的兩側(cè)分布著一系列的住宅建筑,形成了一個規(guī)模宏大的建筑群。
在帝王陵分布著大量的石像,據(jù)說這些石像是明代以來最早也是最好的,也是數(shù)量最多的。它們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和歷史價值。這些大量的遺址、遺跡被列為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中都皇城故城遺址也已經(jīng)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鳳陽被人們所熟知的,還有它的民間藝術(shù)文化“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shù)。這種藝術(shù)文化就形成于明代,鳳陽花鼓還曾被周總理比作東方的芭蕾舞。
這就是鳳陽,一個與都城擦肩而過的小城,今天的鳳陽注重發(fā)展旅游,與時俱進,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有潛力的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