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又來見面了!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有關劉恒的文章。希望大家會喜歡它。
當年漢高祖劉邦專寵戚夫人,只有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在他眼中是最好的,呂雉所生的太子劉盈他都想要廢掉,為劉如意讓位,其他兒子被無視的多徹底也就可想而知了。接下來怎么要說的這個,算是劉邦最不喜歡的一個兒子。
劉恒,是薄姬所生,薄姬本身并不得劉邦寵愛,一開始和她同房就是出于憐憫,等到薄姬懷孕生下兒子以后,劉邦就徹底把她拋之腦后,幾乎再也沒有召見過她,而劉恒,也理所當然的被無視了。
他既不像劉如意一樣有一個得寵的母親,也不像劉盈一樣有一個強勢的母親,劉恒就是個被無視的小可憐,在薄姬的養育下艱難的長到了8歲。

他8歲那年,劉邦剛剛平定了代地的叛亂,需要有一個人去看著代地,看來看去只有劉恒這個兒子合適,于是才8歲的代王便新鮮出爐,被迫離開皇宮,去往代國。
無依無靠的劉恒被迫快速成長,在代國休養生息,長達15年的就藩代地,培養出劉恒謹慎、沉靜的性格,政治手腕也鍛煉出來,雖然沒有皇帝的親自教導,劉恒卻通過實戰,初步具備了成為一個帝王的品質。
也許他該感謝劉邦對他的不重視,導致他躲過了呂太后的迫害,安穩的在代國成長,變得越來越出色,為將來登基為帝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終于,那個機會來了,呂太后離世,呂氏勢力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漢朝急需一個領導者,臣子們都想起了這個8歲就被趕出皇宮的代王,他不爭不搶,順利的作為皇宮主人,被群臣迎回皇宮,是為漢文帝。
漢文帝吸取治理代國的經驗,皇帝當的是有模有樣,原本只是死馬當作活馬醫將他接回來的臣子,也沒想到會為漢朝迎來一位盛世明君。
文帝執政期間,躬行節儉、勵精圖治,他一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鞏固皇權,一方面施行“無為而治”政策,大大減輕百姓壓力,致使漢朝的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文教大興,國力也日益強盛。
漢文帝為漢朝開創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之局,他的功績得到了后世的大力肯定。只可惜這位明君有著大多皇帝的通病,短壽,不過47歲便在未央宮逝世。群臣感念他的功績,為其上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葬于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