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曹魏著名文學家桓范,為何寧可選擇曹爽也不投靠司馬懿?

  歷史是一條長河,它奔流向前,無止無息。今天小編為您講述桓范的故事。

  桓范在三國群英聚會的局面下,其實是個不起眼的人物。諸葛亮、司馬懿、曹操這些人要比他閃亮得多,不過桓范的子孫后代中,有一票非常著名的人物。

  桓范是譙郡龍亢桓氏第六世中的一個人物,也是士族大家。雖然族譜散落,但是根據(jù)田余慶老先生的研究推論,桓范應該是桓彝的曾祖。桓彝是東晉名臣,也是著名的權臣桓溫的父親,桓彝的孫子桓玄更是建立了桓楚政權,成為了皇帝。

  老桓家,從東漢時期,就已經(jīng)發(fā)展了起來,桓榮早在漢光武帝劉秀時期,就已經(jīng)得到了重用,他也是東漢名儒,飽讀詩書。而桓榮從輩分上來說,應該是桓范的高祖父。

  桓范一直是跟著老曹家混飯吃的。

  桓范剛出道的時候,曹操已經(jīng)成為了東漢的丞相,所以說桓范自始至終都是跟著老曹家的人混飯吃的,算不上真正的漢臣。

  和他的高祖父桓榮一樣,桓范也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因此得到了魏明帝曹叡的重用,擔任中領軍、尚書等職位。

  這家伙雖然是讀書人,可是一直擔任武將官職,陸續(xù)升遷到了征虜將軍、東中郎將等職位。此后更是都督青州、徐州的軍事,成為了正兒八經(jīng)的封疆大吏。

  雖然官越做越大,可是他的心胸卻不是很寬廣。

  1、與鄒岐的房屋糾紛。房產(chǎn)自古都是很多矛盾的根源,桓范在都督青州、徐州軍事的時候,跟當時的徐州刺史鄒岐之間產(chǎn)生了矛盾,主要原因還就是房產(chǎn)。

  治下邳,與徐州刺史鄒岐爭屋,引節(jié)欲斬岐,為岐所奏,不直,坐免還。---《三國志》

  桓范的官職比他高,權力也比鄒岐大,所以打算用權勢壓迫并且斬殺鄒岐。結果鄒岐不吃這一套,果斷把桓范給告發(fā)了,桓范因此被暫時撤職了。

  2、不愿擔任冀州牧。桓范的官職已經(jīng)夠大了,撤職一段時間后,被重新啟用,成為了兗州刺史,這還不夠,朝廷繼續(xù)提拔他為冀州牧。

  這可是軍政大權一把抓的大人物了,當年袁紹就是冀州牧,可見桓范的地位有多高。可是這家伙還不愿意去上任。為什么呢?

  因為當時額的鎮(zhèn)北將軍呂昭,在他后面做官,但是職位卻比他高,他心里非常不舒服,因此說自己有病,不愿意上任。

  3、怒殺孕妻。桓范度量小的事情,外人不知道,他們家里人肯定是清楚的。桓范曾經(jīng)多次向妻子仲長氏抱怨,認為自己不應該屈居在呂昭之下。

  可是仲長氏卻勸告桓范說:過去你在青州、徐州任職的時候,因為房產(chǎn)的事情,差點殺了徐州刺史,人家說你不會做領導。現(xiàn)在你又不肯去冀州任職,這又是不會做下屬了。

  范謂其妻仲長曰:“我寧作諸卿,向三公長跪耳,不能為呂子展屈也。”其妻曰:“君前在東,坐欲擅斬徐州刺史,眾人謂君難為作下,今復羞為呂屈,是復難為作上也。”范忿其言觸實,乃以刀環(huán)撞其腹。妻時懷孕,遂墮胎死。范亦竟稱疾,不赴冀州。---《三國志》

  桓范聽了以后,羞愧難當,這本是他內心的小九九,卻被媳婦兒一語道破。為此桓范大怒,用環(huán)首刀的刀環(huán)朝著媳婦兒仲長氏的肚子戳了過去。

  要是正常時期,那也就算了,頂多疼一會兒。可是當時仲長氏正懷著孩子,這么一戳,導致她流產(chǎn)而亡。

  桓范差點救了曹爽的命。

  曹魏集團最悲慘的一天,當然是高平陵之變。在事變以后,老曹家的勢力基本上被司馬懿都給剿滅了,剩下的都是唯唯諾諾之徒。

  曹爽當政期間,桓范被任命為大司農,雖然手里管著全國的財政,可是桓范卻是一個清廉之人。曹爽發(fā)現(xiàn)桓范是他的老鄉(xiāng),那感情好啊,所以對桓范非常尊重。

  范南見爽,勸爽兄弟以天子詣許昌,四方以自輔。爽疑,羲又無言。范自謂羲曰:“事昭然,卿用讀書何為邪!於今日卿等門戶倒矣!”俱不言。范又謂羲曰:“卿別營近在闕南,洛陽典農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詣許昌,不過中宿,許昌別庫,足相被假;所憂當在谷食,而大司農印章在我身。”---《三國志》

  曹爽和他弟弟曹羲總是一起出城游玩,這讓桓范很不安,他曾經(jīng)告誡過曹爽,他們兄弟倆應該留一個在城里,畢竟手握大權,萬一有人封閉了城門,他們倆怎么也進不去了。

  曹爽只當時一個笑話,認為沒有人敢這么做。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司馬懿早就在一旁虎視眈眈地看著曹爽兄弟了。

  高平陵之變發(fā)生后,司馬懿也想著籠絡桓范,便讓桓范接管中領軍曹羲的人馬。桓范本來是打算投靠司馬懿的,可是桓范的兒子卻認為應該到天子那邊去,而天子在曹爽手里。為此桓范帶著一票人前往曹爽處,他希望曹爽能夠前往許昌,再宣布起兵對抗司馬懿。可惜曹爽這家伙卻抱有僥幸心理,選擇了投降。桓范知道自己死路一條了,而且是誅滅三族的禍患。為此他長長嘆息,認為曹爽這兄弟二人跟蠢豬沒什么區(qū)別,白瞎了他們父親曹真的一世英名了。司馬懿在誅殺曹爽三族的時候,也把桓范的三族給滅了。這就是為什么老桓家的族譜里,找不到桓范的原因,牽連太廣了。

  總結:桓范最大的失誤,就是把希望寄托在了曹爽身上。

  曹爽是什么人?草包一個。在新三國里,居然把他那個英明神武的父親曹真描繪成了一個蠢材,反而將曹爽這個草包描繪成了一個天才,真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曹爽兄弟出城以后,司馬懿控制了皇宮。這個時候就交給了桓范一道選擇題,很顯然桓范最初是打算選司馬懿的,可是拗不過兒子的勸告,這才選擇了曹爽。

  其實這道題哪怕不做,空在那兒都是好的,為什么非要選曹爽呢?曹爽有幾斤幾兩,你桓范能不清楚嗎?

  當桓范帶著人馬投靠曹爽的時候,蔣濟曾經(jīng)跟司馬懿說,智囊就這么跑了啊!司馬懿對蔣濟笑了笑,表示馬戀棧豆,曹爽這傻孩子肯定不會聽桓范的。

  事后果然如同司馬懿所說的那樣,不管桓范怎么苦苦相勸,曹爽都不愿意前去許昌起兵,反倒是選擇了投降。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