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之戰是何事?接下來,小編將帶你探尋最真實的歷史人物,揭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賈似道戰敗后,成為眾矢之的,朝野上下出現處死賈似道的強烈呼聲。謝太后卻認為,賈似道勤勞三朝,不能因為一朝之罪,失了對待大臣的禮數,因為趙匡胤立宋朝時定下禮待文人士大夫的規定,宋朝 320 年文臣被殺者僅偽楚皇帝張邦昌一人而矣,所以不殺賈并不是謝特別開恩有意包庇,而是制度使然。于是將賈似道貶為高州團練使,循州安置,并抄沒其家產。縣尉鄭虎臣家里曾受過賈似道的迫害,為了報仇,他主動要求押賈似道去貶所。在押解的路上,鄭虎臣多次提醒,讓賈似道自盡,但他茍且偷生,不愿就死。鄭虎臣想盡辦法,勒逼折磨,到了木棉庵(在福建龍海市九龍嶺下,距漳州市區 12 公里)時,賈似道自知再也活不下去,就服冰片自殺。怎奈一時并不得死,只是肚泄,鄭虎臣氣憤不過,在廁所內處死了賈似道。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立下石碑,并親書“宋鄭虎臣誅賈似道于此”。
1275年,隨著荊湖的失守與丁家洲戰役的慘敗,南宋上下陷入一片恐慌之中。不僅整條長江防線崩潰,連江南的很多地方都先后投降。朝廷上的主戰派與主和派,卻依然爭執不休。在這種氛圍下,臨安的朝廷,做出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們一邊不斷求和,一邊又殺死蒙古人派來的使節。事后,一邊答應懲處斬殺來使的將領,一邊又直接給肇事者們以巨額封賞。這種非常的行為激怒了枕戈待旦的元軍,于是元軍加速推進。面對來勢洶洶的蒙古人,南宋朝廷不得不任命主戰派的張世杰為保康軍承宣使及總都督府軍,希望他能挽回敗局。張世杰臨危受命,他心里非常明白自己接手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爛攤子。湖北等地的淪陷,已經導致長江下游的幾個防區間,交通中斷。在江南直接受到元軍威脅的情況想,北面江淮地區的宋朝領地,竟沒有辦法派出一支部隊支援。
所以,張世杰明知兵力不足,戰力不及,還是決定要主動出擊。因為南宋方面必須奪回臨安外圍的防線,打通和兩淮地區的交通。這樣才有機會去集結長江南北的殘余力量,去和蒙古人進行最終決戰。由于西北方向上有海都掀起的叛亂,忽必烈讓伯顏停止南下步伐,調動很多主力退回北方參戰。所以,此時的元軍面對南宋方面的突然反擊,暫時也無能為力回擊。
宋軍得以乘虛而入,收復了江北重鎮揚州,覺得時機成熟的張世杰發起了更大規模的反擊。他聯合了淮東制置使李庭芝和殿前都指揮使張彥,計劃讓李庭芝從江北揚州向南面的瓜洲進攻。張彥則從南面的常州向長江邊的鎮江進攻。至于他本人率領的水軍,將會從下游出發到鎮江附近的金山。如果這個計劃能夠成功實施,那么南宋將會奪回控制長江下游的關鍵節點。然而,正所謂天有不測風云。這年的6月下旬,長江的江面上,突然刮起了西北風。江北的李庭芝認定上游的友軍,將趁著這股風進攻,于是下令部隊提前動手。6月27日,他派手下悍將姜才率領20000部隊從揚州出發,襲擊了元軍駐守的楊子橋。這時,元軍在楊子橋只有8000人,由漢軍萬戶史弼指揮。他自知無法抵抗這么多南宋精銳部隊。便連夜派人向在南面圍困真州的阿術求援。
阿術在接到告急后,馬上就解除了對真州的圍困,下令部隊迅速趕往楊子橋。第二天凌晨,阿術的部隊與姜才開始正面對決。雙方的軍隊同時沿著河岸布陣,宋軍擺出了他們經典的三疊陣,在第一排士兵前放置拒馬,以對付蒙古人的騎兵。后面是就地坐下的長槍手,負責在敵方騎兵突破防線后阻擋他們。在后面依次布置大量弓弩手,兩翼還有少量騎兵掩護。
看到宋軍戰陣之后,阿術知道不能強沖,便派張弘范帶領騎兵去主動誘敵。張弘范雖然是漢軍出生,卻也在北方練就了一身騎兵戰法。他帶著部分騎兵發動沖鋒,在遭到宋軍的弓弩射擊后,佯裝敗退。姜才見狀立刻率領騎兵追擊,步兵也打開陣型跟著騎兵追。姜才麾下步兵全是淮軍精銳,騎兵更是南宋最后的精銳騎兵,很快遭到迂回至側翼的元軍弓箭射擊。張弘范本人也使出一記回馬槍,將在身后追擊的一名回鶻騎兵刺死。全軍隨即展開反撲,迫使追擊的宋軍步騎兵都混亂的擠在一起。
雙方從凌晨打到黃昏,最后還是體力不支的宋軍先行撤退。為了不被因速度較慢而落在后面的步兵阻擋,姜才甚至帶著騎兵們,揮刀砍向自己的步兵同僚。靠著這種非常不義的手段,終于有部分人逃出戰場,躲入了揚州。
姜才兵敗的消息傳來,張世杰不得不聯合沿江制置使趙溍和知泰州孫虎臣的艦隊,集結萬艘戰艦出發。依仗強大的艦隊實力,張世杰無視自己沒有大規模水戰經驗的事實,向焦山進軍。可是張彥卻沒有按時出發。導致原定的三路進擊計劃,最后變成了張世杰一方的孤軍深入。更糟糕的是,已有防備的阿術命令張弘范帶著1000艘兵船,搶先掃蕩了上流江面的宋軍,確保張世杰的艦隊無法得到任何支援。不為所動的張世杰,依然以宋朝水軍慣用的模式布陣。他下令用鐵索將戰艦綁定,每10艘船組成一個相互支援的分隊。為了讓士兵獲得更為穩定的作戰平臺,他們更是使用鐵碇,將船定死在原地。這樣的布置,首先是為了在遠程交火中強化大船特質。其次,便是在近距離交戰中,也能形成局部兵力優勢。
7月2日,阿術登上石公山觀察宋軍戰陣。看到張世杰的布陣,這位有著豐富對宋作戰經驗的悍將,頓時心花怒放。元軍也將計就計的定下了火攻之策。考慮到張世杰的外援已經被全部切斷,元軍的策略也自然從擊潰宋軍變成了圍殲宋軍。此外,阿術還命令萬戶懷都率領部隊在岸上掩護,水軍萬戶王琛的艦隊沿著長江南岸迂回,完成對宋軍后路的包抄。同時之前派去執行掃蕩任務的張弘范,將帶著他的1000艘戰艦,從上游進攻焦山北面的宋軍。至此元軍的包圍圈,布置完成。整個計劃都可以說與之前的丁家州之戰是如出一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