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曹操共有25個兒子,其中最為才華橫溢的就是曹丕、曹沖、曹植、曹昂四人。而曹操最鐘愛的兒子則是曹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跟隨小編一起往下了解。
在曹沖死后,他將自己的疼愛留給了曹植,但是也正是因為他的疼愛,曹植才被曹丕所記恨,在曹丕登基之后,時時刻刻的都在提防曹植,不止一次想要除掉他。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下曹操的疼愛是怎樣毀掉曹植的。

曹丕不受喜愛的原因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為什么曹操會跨過哥哥曹丕,而去疼愛年幼的曹植。
在建安二年時,曹操帶領(lǐng)自己的長子曹昂出征張繡,在密謀殺掉張繡的時候,卻被其偷襲,導(dǎo)致差點身亡。
曹昂最后將自己的戰(zhàn)馬讓給曹操,選擇為父斷后,最終戰(zhàn)死在了這場戰(zhàn)爭之中。
在此之后最能當(dāng)?shù)锰拥娜俗兂闪瞬軟_與曹丕二人,然而對曹丕不利的是,曹沖是一位神童,他在五、六歲的時候就有了如同成年人的判斷與知識,要說與他最經(jīng)典的故事,則是《曹沖稱象》。
曹操想要知道孫權(quán)送來的大象有多重,然而他問遍了所有的屬下,都沒有人想得出方法。而曹沖只是觀察了一會便想到了辦法,他用一艘大船,便測出了大象的體重。
曹沖的才學(xué)這讓曹操十分的開心,他認為自己后繼有人了,將曹沖當(dāng)作是自己的繼承人來培養(yǎng),然而曹沖也和曹昂一樣英年早逝。
在建安十三年時,十三歲的曹沖患了一場重病,最終不治身亡,曹操因此非常的心痛,他對曹丕說道:“這是我的不幸,但卻是你的大幸?!?/p>
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曹操雖然有讓他繼嗣之意,但是心中依然覺得他太過于平庸,比不上曹沖。
曹操對曹植的喜愛
曹操的愛才是眾所周知的,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另一顆“星”—曹植。

曹植是曹操與卞夫人所生的第三個兒子,他和曹丕同父同母,但與曹丕不同的是,曹植與曹沖一樣,他是一個天才,他思路快捷、十分聰慧,在十多歲的時候就可以誦讀《詩經(jīng)》、《論語》,出口成章。
在曹操看過他所寫的文章之后,甚至不認為是他這個年齡所能寫的,而面對曹操的疑問,曹植坦然的說道:只要當(dāng)面考試就知道了。這坦率的性格,加深了曹操對他的喜愛。
曹植也憑借著自己出色的文采與坦率自然的品性,在自己的兄弟之中脫穎而出,再一次的蓋過了曹丕的光芒。
再發(fā)現(xiàn)了曹植的才學(xué)之后,曹操也是逐漸的將自己的愛意轉(zhuǎn)移到了曹植的身上,在建安十一年,曹植十五歲時,曹操就將他帶在自己的身邊,一起出征。
建安十三年時,曹操帶著他南征劉表,此時也不難看出曹操是把曹植當(dāng)作是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yǎng)了。
在建安十五年時,曹植在銅雀臺一氣呵成寫下的《登臺賦》更是奠定了自己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被過分寵愛的曹植
然而曹植現(xiàn)在所有的政治勢力,都是曹操給他的,雖然曹操曾帶曹植征戰(zhàn)四方,想要讓他立功,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為此再一次想要讓曹植立功的曹操,在自己攻打?qū)O權(quán)的時候,特意讓曹植留守在鄴城。
并說道:“當(dāng)年我擔(dān)任頓邱令的時候二十三歲,回想起那時候的所作所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歲,怎能不發(fā)奮圖強呢!
借此來暗示他,希望他可以有所作為,并將丁儀、丁廙、楊修等人安排到他的身邊輔佐他。
但是曹植比起勢力仿佛更愛文學(xué),他并不約束自己的言行,常常會喝個爛醉,借著曹操的愛意,肆意妄為。
相反一直天賦平平的曹丕,卻會運用計謀,并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這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他在司馬懿、吳質(zhì)等人的幫助之下,戰(zhàn)勝了曹植,被曹操立為了太子,不過此時的曹操依然心系于曹植。
直到在曹植一次爛醉時,他借著酒勁坐上了馬車,擅自打開了“司馬門”,這才讓曹操十分的憤怒,徹底對他死了心。
在此后曹植更是不加約束的整天喝個爛醉,甚至在曹操任命他帶人去救曹仁的時候,他已經(jīng)醉到無法領(lǐng)命了。
曹植的后半生
在建安二十五年時,曹操病逝于洛陽,位于太子的曹丕登基,再一次晚宴上,曹丕突然發(fā)難于曹植,他以曹植的才學(xué)為由,要求他在七步以內(nèi)做出一首詩,不然就要殺掉他。
于是有了現(xiàn)在那首廣為流傳的《七步詩》,其中的“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一句充分表達了曹植對曹丕要殺害自己的強烈不滿。
然而他的不滿并沒有任何的用處,他的性命也是在其母卞夫人的求情之下才保住的,但是曹丕并沒有就這樣放棄對曹植的打壓。
他數(shù)次將曹植徙封,處處針對于他,曾經(jīng)花天酒地的曹植,變成了一不小心就會丟掉性命的“茍活之人”。
最終在太和六年時,曹植在抑郁中病逝。
對此很多的人都認為曹植志不在此,只是他的父親曹操強行讓他從政,把他培養(yǎng)成自己的繼承人,這才讓曹植有了那么不堪的后半生。
但其實這都是因為曹操的溺愛,才讓曹植的人生如此的不堪,因為如果曹植沒有政治理想,不想從政,他就不可能和丁儀、楊修等人整天混在一起聊天。
俗話說的好“窮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曹植之所以斗不過曹丕,是因為自己的政治勢力全部都是靠著曹操的愛意得到的,并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而曹丕則是一直默默的發(fā)展自己的勢力,因此曹丕可以成為魏文帝名正言順。
結(jié)語
在這場皇位的斗爭之中,受到寵愛的曹植反而敗給了從小就被被冷落的曹丕,這證明有時候光有天賦、才能,并沒有什么用,光寫詩是無法治理國家的,還需要好的帝王權(quán)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