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規定斬獲一顆首級就能晉升一級爵位,但秦國的爵位含金量究竟如何呢?商鞅是否真的那么傻呢?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秦國的爵位可以說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繼承制,只要下降兩級,就可以繼承,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世家大族的地位,而且也緩和了階級矛盾的作用。
再者,爵位可以用來抵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當免死金牌來使用,相當于一人獲得軍工,全家受益。
當時的只要是秦國的士兵,只要你上戰場殺敵了,你就有機會建立軍功。
除此之外,如果你不想要爵位的話,你還可以獲得獲得土地、金錢、仆人等能夠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社會地位的東西。
秦國士兵斬獲一顆首級就能夠晉升一級,而爵位一共有二十個等級,只要殺完二十個就完成了嗎?這個爵位含金量有那么低嗎?其實并不是這樣的,事情也沒有那么簡單。
這二十個級別可以說是一環扣一環的,士兵要想一步步走上去,并不是殺誰都是可以的,而是弄死對方的有爵位的人。換句話就是說,只要對方有一定的地位,或者是長官才行。
單人晉升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還有集團作戰,而在獲勝獎勵上面也是有限制的,到一定程度才有晉升的機會,不僅僅是要斬首的人數上增加,而且還要團結戰友,共同殺敵,從個人戰變成了集體戰。
光有獎賞還不行,如果你不想建功立業,不想殺敵,也會被治罪,當時的秦國法律一人犯法,家族連坐,所以就算士兵不追求軍功,也要表現得積極主動,和敵軍殊死戰斗,否則自己的下場也會是很難看的。
秦國軍功爵位含金量還是挺高的,因為不容易達到的位置,含金量都比較高,所謂的秦國士兵斬獲一顆首級就能晉升一級爵位”,其實很大程度上,只是為了激勵士兵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斬獲一顆首級就能晉升一級爵位。
明朝與清朝時期的人殉制度是怎樣的?有何不同之處?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