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樓蘭”是個怎么樣的國家?為什么詩人總喜歡以此抒發豪情壯志?

  “樓蘭”是怎么樣的,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盛唐文化的繁榮,造就了一大批詩人,其中的邊塞詩更是唐詩中的主旋律,波瀾壯闊又慷慨激昂,濃郁著愛國主義與英雄主義,形成氣宇軒昂又英姿颯爽的強大陣容,真乃“功名祗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詩人更是借“樓蘭”來抒發情感,表達建功立業的心情: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愿將腰下劍,本為斬樓蘭”;

  “功名恥計擒生數,直斬樓蘭報國恩”;

  ……

  那么,“樓蘭”為什么會喚起唐代詩人們的激情,令中華兒女恨之入骨,耿耿于懷呢?

  一、西域神秘的樓蘭

  樓蘭,是西域諸國之一,最早記載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地處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北境,著名的羅布泊西北角,孔雀河道南岸的七公里處,是兩漢時期出河西走廊的第一站,也是必經之地,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接敦煌,扼絲絲之路要沖,是把控西域的戰略要地,強盛時有一千五百余戶,人口十四萬人,有兵三千,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當年漢武帝聽說西邊有個大月氏國家與匈奴有仇,就聯合大月氏共同對付匈奴,就派張騫出使西域,令漢武帝知道了有些神秘又神奇的西域諸國,也讓樓蘭進入大漢的視野中,開始對西域感興趣。

  (匈奴人)

  樓蘭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先臣服于匈奴的淫威之下,后來漢武帝強勢出擊匈奴,驃騎將軍霍去病打通西域后,漢武帝劉徹采取“征服西域斷匈右臂”的戰略,派遣大量使者,攜帶金銀、絲綢等財物,與西域諸國建立友好關系,孤立匈奴。

  樓蘭看到利益,于是首鼠兩端,一面向漢朝示好,收受財物,一面又受匈奴脅迫,叛服無常,時不時地殺害過境漢使,圖財害命,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獲利,朝秦暮楚,見風使舵。

  (匈奴人)

  二、大漢王朝經營西域

  漢武帝對樓蘭飄移不定的態度十分氣憤,一直想解口氣,好好教訓樓蘭一番。

  將軍趙破奴攻打西域車師小國,分兵七百給當年出使被樓蘭追殺的王恢,攻打樓蘭。

  樓蘭沒有怎么抵抗,樓蘭王就成了俘虜。

  為了保命,派出王子尉屠耆去長安為質子,聽命大漢。

  匈奴聞知樓蘭倒向大漢王朝,便派兵問罪,樓蘭王百般解釋,又把另一個兒子安歸送到匈奴為質子,采取兩邊周旋都不得罪。

  后來漢武帝派出貮車將軍李廣利西征大宛,威振西域,西域三十六國全部臣服,絲綢之路打通,這是一條中西貿易與文化交流之路,而處于交通要道的樓蘭繁華了起來。

  轉眼到了漢昭帝時期,樓蘭王死了,匈奴便扶立在匈奴的質子安歸為樓蘭王,成了親匈派,掐住西漢通過西域的喉嚨,并且殺了漢朝派往西域的漢將衛司馬安樂、期門郎遂成等人,龜茲等國也乘火打劫。

  漢昭帝與執政大臣霍光十分氣憤。

  漢昭帝便問誰可出使西域,指責樓蘭諸西域小國的背叛。

  一個壯士站了出來,這個人叫傅介子,北地義渠(甘肅慶陽)人,自小慷慨有大志,輕財重義,任率豪爽,因精于騎術和了解馬匹習性,成了負責喂養御馬的小官吏,漢昭帝就讓他以駿馬監的身份帶人出使西域。

  傅介子此次出使,先后到達樓蘭、龜茲,責備他們背盟之事,“兩國均服其罪”,表面上態度很好,暗地里與匈奴勾結。

  傅介子從大宛國回到龜茲,有個龜茲官吏偷偷告訴傅介子:“匈奴使者從烏孫回來了,正在這里!”

  傅介子便率手下殺入匈奴入住的驛站,斬殺了匈奴使者,然后返回了京城長安,把此行了解到的情況上奏,漢昭帝任命他為中郎。

  三、策馬孤身斬樓蘭

  傅介子出使回來,對西域的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還是沒有化解西域諸國傾向匈奴的立場。于是,傅介子就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找到大將軍霍光,說出自己的想法:“要想清除絲綢之路的障礙,就必須除掉親近匈奴的樓蘭王安歸,我想釜底抽薪,去刺殺樓蘭王,殺雞儆猴,威服西域?!?/p>

  大將軍被傅介子的義舉所感動,奏請漢昭帝,派傅介子帶手又以出使的名譽前去刺殺樓蘭王。

  傅介子到了樓蘭的西部邊境之后,樓蘭王安歸聞知又是大漢使者就代搭不理,傲慢無禮。

  傅介子對樓蘭的翻譯說:“我攜帶了大量黃金珠寶,就是巡回賜予西域各國的,看來你們樓蘭王是不需要呀,如再不來取我就走了。”

  樓蘭王十分貪婪,一聽有賞賜,怎能錯過,便來見傅介子。

  傅介子設宴待待樓蘭王安歸,酒酣之際,傅介子說:“我領你看看珠寶!”

  樓蘭王安歸一聽,心中那個美,便隨傅介子進入內室,還沒等樓蘭王明白怎么回事,兩把鋒利的尖刀從背入插入他的兩肋,一命嗚呼了。

  樓蘭王安歸的隨從們看到國王被殺,有的驚恐要逃,有的想反抗。

  傅介子大聲說:“天子派我誅殺安歸,撫立在長安當人質的太子為王。如果那個輕舉妄動,漢軍隨后就到,滅亡你們的國家!”

  這些人一聽,都老實了,任由傅介子帶著樓蘭王安歸人頭而去。

  傅介子不僅有過人的膽略,更彰顯了大漢雄風,揚名西域,威服樓蘭。

  可以說,歷史上有許多刺客,能夠刺殺成功又全身而退的,沒有人超過傅介子,可稱孤膽刺殺之王。

  漢昭帝因傅介子刺殺樓蘭王有功,封他為義陽侯。

  唐代愛國大詩人杜甫贊曰:“愿見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書郎!”

  真乃:策馬孤身腰下劍,談笑風生斬樓蘭。

  俠心劍膽,是中華民族的盛大氣象,高揚著精神的旗幟,蓬勃著博大的愛國情懷。

  浩然正氣與高度自信,讓傅介子上演了一場千古絕唱。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