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三國名將了,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他有呂布般的武力,有諸葛亮般的忠誠,白袍白甲騎白馬,英俊又瀟灑,堪稱完美。拋開三國演義里的趙云形象,歷史上真實的趙云也許更讓我們敬佩不已。

趙云對劉備,對蜀漢忠心耿耿,一心為公。
當初,劉備在當陽大敗,兵士分散,有人說趙云已經北去投降曹操了,劉備用手戟扔向說此話的人,大怒說:“子龍不棄我走也!”,沒過多久,趙云果然趕到了劉備的身邊。不但如此,趙云還在亂軍中保護了劉禪和甘夫人,雖然不一定如演義那般講的在曹營中殺了個“七入七出”,但其于敗軍之際能夠保護劉備妻子周全肯定也是不易的。
后來劉備占據了益州,當時就有人建議把成都的許多屋舍以及城外的園地桑田分賜給諸位將領。趙云駁斥他們說:“霍去病當初因為匈奴沒有被消滅,認為要家也沒什么用處,現如今國賊比當年的匈奴更加厲害,我們更不能求安穩了。必須要等到天下都平定了,百姓都不在流離失所,有地種有飯吃,再說封賞的事才合適。現在益州的百姓,剛剛經歷了戰亂,田宅都應該歸還給他們,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后可在征調他們的時候,才能得到他們的擁護。”,從此就能看出,趙云是完全為了蜀漢的未來著想的,沒有想過私利。
趙云有勇有謀,上演“空城計”,被劉備譽為“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在劉備與曹操的漢中爭奪戰中,有一次趙云的大部隊跟隨黃忠去截曹操的糧草去了,趙云身邊的人很少,這時正趕上曹操率大軍來襲。趙云手下人主張關閉營門拒守,但是趙云命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曹操看了這個情況,懷疑趙云有伏兵,就帶兵撤退了。
趙云這時候竟然還命令軍士雷鼓,用弓弩在后邊攻擊曹操軍隊,這下曹操的軍士更加認為有埋伏,十分害怕,撤退中慌亂地自相踐踏,掉入漢水中淹死的人都有很多。第二天,劉備親自來到趙云的軍營觀察昨日戰斗的情況,贊賞的說:“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趙云戰場上是“一身是膽”,生活上可是十分謹慎,作風正派。
當年,趙云跟隨劉備平定南方四郡。進攻桂陽的時候,桂陽太守趙范投降,劉備就讓趙云擔任了桂陽太守。趙范有個守寡的嫂子叫樊氏,有傾國傾城的姿色,趙范就想將他的嫂子許配給趙云(這個趙范也是夠沒底線的)。但是趙云可不是曹氏父子,他嚴詞拒絕了趙范,并說:“我們都姓趙,你的兄長就是我的兄長。”,言下之意就是,兄弟怎么能娶嫂子呢。
當時也有人勸趙云就同意了算了,趙云是這么解釋的:“趙范是被迫投降的,是否真心歸順還不知道,天下女人又不少,何必要跟趙范扯上關系呢。”,后來趙范果然逃走。正是因為趙云沒有貪圖美色,所以并沒有受到牽連。
還有就是,劉備曾經與夏侯惇在博望坡大戰,劉備一方俘虜了夏侯蘭。這個夏侯蘭是趙云的發小,趙云向劉備請求赦免了他,但是趙云并沒有將夏侯蘭留在自己身邊任職,而是根據夏侯蘭精通法律,舉薦他作了軍正。這其實也是趙云做事謹慎的表現。
歷史上記載的趙云的故事還有很多,無法一一列舉,從以上的二三事就足以說明趙云的忠勇和正直。他在亂世一心為公,不謀私利,不好女色,終成為一代英雄,被后世代代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