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于漢朝之后,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后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么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于爺爺是封侯、父親是太尉,曹操的家族為什么不屬于士族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漢末三國是士族門閥崛起并主導社會的時代,但曹魏、蜀漢、東吳的皇族卻都不屬于士族。其中劉備早年織席販履、孫堅孫權父子不過是江南地區的小土財主和縣級官吏,他兩個家族不屬于士族倒不奇怪。
可曹操的祖父曹騰被封為費亭侯,父親曹嵩則出任過東漢三公之一的太尉。曹操年輕時是洛陽的“高干子弟”之一,與大士族出身的袁紹、袁術一起任俠放蕩。既然如此,曹操的家族為什么不屬于士族呢?

在漢末三國,成為士族門閥的家族必須要具備三個特點:政治上以家族血緣壟斷選官、文化上壟斷教育和輿論、經濟上控制大量人口土地。另外這三個特點要相對獨立地發展而來,不能是依靠皇權獲得的。
曹操的祖父曹騰是宦官,父親曹嵩則是來源存在爭議的養子,在文化上無法壟斷教育和輿論。更重要的是,曹家的官位權勢和經濟財富是依靠曹騰為參政宦官獲得的,而宦官參政的唯一途徑就是依靠皇權。

正因如此,曹操家族雖然看似具備了士族的特征,但與從地方上獨立發展起來的士族有本質上的區別。在很多士族眼中,曹家是靠巴結皇帝而一時得勢的小人,與經學傳家、州郡名望的士族君子相差甚遠。
綜合來講,曹家的高官是靠依附皇權而來,在地方上也是依靠皇權獲得了巨大財富,宦官發跡的出身更是令人不齒。因此曹操家族不屬于士族,往高了說也不過是是出身不好的士人,性質更接近庶族地主。
漢獻帝為什么始終無法將實權從曹操手中奪回來?
? 上一篇
黃巾之后,劉備的第一個官職為什么是平原國的國相?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