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中國歷史上涌現了無數英雄豪杰,其中西漢戰神霍去病便是其中之一。他橫掃匈奴,武功蓋世,成為古代傳奇英雄,傳揚至今。霍去病的英勇事跡和軍事成就,不僅讓人們敬仰,更讓后人為之傳頌不已。
西漢戰神霍去病,橫掃匈奴,武功蓋世,自古英雄出少年
現在很多的18歲的青年人還在大學課堂里讀書呢,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優哉游哉,享受著父母提供的學雜費、生活費,可是,在兩千多年前,西漢王朝卻出現了一個18歲的能征慣戰的戰神霍去病,開疆拓土,為中國未來的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卓著功勛,至今讓我們贊嘆不已。
霍去病是真正的少年英雄,若是論排行的話,說他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第一少年英雄也絕不為過吧!論武功,論功勛,論品行,他都是英雄典范。
霍去病的母親是個女仆,父親是個很不負責任的父親,致使霍去病成為私生子。他的姨母是個歌女。他的整個家族,都處于社會的最底層。后來,他因為姨母衛子夫得到漢武帝的寵愛被封為皇后而一舉改變了命運,憑借出色的能力而為漢武帝慧眼識珠,還未成年就被漢武帝在抗擊匈奴戰場上所重用。
漢武帝劉徹元朔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23年,剛剛17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隨舅舅衛青擊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他率領輕騎800人奔襲千里,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匈奴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并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即公元前121年,由于霍去病功勛卓著。因此,漢武帝對他大加表彰,任命霍去病為驃騎將軍。霍去病才19歲,就成為權傾朝野的西漢王朝重臣。
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漢武帝設置大司馬位,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皆加官為大司馬。同時下令,驃騎將軍秩祿(即俸祿)與大將軍相同。這一年,霍去病年方21歲,其官位已經登峰造極。
酒泉、張掖、武威、敦煌,是號稱中國“河西走廊”的四座城市,2000多年過去了,這四座由霍去病起的名字的城市沒有更改過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尤其是敦煌,早已成為世界聞名的城市。
在霍去病短暫而輝煌的征戰匈奴的生涯中,他攻下了匈奴許多城池,并且親自給其中四座城池取了很有意義的名字,它們分別是敦煌、張掖、武威和酒泉。
這是在公元前121年發生的事,霍去病帶領15萬漢朝兵馬進行征戰,把匈奴驅趕到了1000多里大漠之外。殺死了8000多的敵軍,給了匈奴單于極大的震懾。
霍去病作為功勛卓著的軍事將領,他同舅舅衛青一樣,從不居功自傲,更不利用自己的權勢拉幫結派,結黨謀私,不但武功蓋世,而且還是忠孝兩全的杰出代表。霍去病生為家奴,即使成為一代名將,卻從來不曾沉溺于富貴豪華,他將國家安危和建功立業作為他的人生準則。漢武帝曾經為霍去病修建過一座豪華的府邸,霍去病卻斷然拒絕,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他的這一句愛國主義名言至今令世人傳頌。
霍去病是霍仲孺的私生子,雖然其父未曾盡過一天當父親的責任,自然不敢相認已經成名的霍去病。霍去病知道了遠在京都數千里之外還有一個親生父親的事,一直念念不忘。有一次,身為驃騎將軍的霍去病出征匈奴時順道到了平陽(今山西臨汾),便命下屬將霍仲孺請到休息的旅舍,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大人:漢唐時指父親)之子。”霍仲孺十分慚愧,不敢應,他匍匐叩頭說:“老臣得托將軍,此天力也。”隨后,霍去病為父親霍仲孺置辦田宅奴婢,使他的父親成為當地豪紳。霍去病在得勝歸來后,又看望了自己的父親,并且將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帶到京城長安栽培成材。
很可惜,天妒英才,霍去病僅僅23歲就病死了。他究竟是怎么死的,雖然身為西漢王朝炙手可熱的名將,但也沒有留下任何歷史痕跡,讓后人無法考證。
假設,一代戰神霍去病能活到飛將軍李廣60多歲的年齡,那么,西漢王朝一定會疆域更加廣闊,中國歷史的進程會發展成什么樣后人無法想像,可是,很遺憾,中國歷史沒有假設,戰神霍去病也不能假設。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清朝乾隆皇帝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也沒有一首讓后人稱道,灰飛煙滅。名言無須多說,自古英雄出少年的霍去病就這短短八個字,就足以萬古流芳!
文若晨作于2022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