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璀璨的明珠,以才情絕世聞名于世。她是宋代文學家、女詞人,亦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傳奇的人生經(jīng)歷為后世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她的才華與美貌并存,詩詞激蕩出深情與哀愁。在這個紛繁復雜的塵世中,李清照的詩詞無疑成為了人們唯美寄托和心靈依靠。讓我們一同探索這位才女的傳奇故事吧!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廋,多美的詩啊,能寫出這樣的詩的人的確不凡,她就是我國古代北宋著名的女詞人,她那些浪漫的作品,連同她的愛情故事和波折人生,已經(jīng)被寫成書。
李清照,宋朝及中國文學史上一流女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初識李清照,緣于中學課本上的一首詞《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最喜歡的是那一句"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一連兩個"爭渡",作者將少女的活潑可愛描寫得淋漓極致,讓我回味至今。
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南北宋之交,一個表面繁華、危機四伏的年代。在那個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李清照的出現(xiàn),絕對是一個的意外。
她生于書香之家,父親李格非是禮部員外郎,擅長古文,蘇門"后四學士"之一。母親是狀元之女,飽讀詩書。這樣的家境對她來說無疑是最好的熏陶和感染。秉承著父母的靈氣,李清照從小就文采出眾,聰穎過人。加之父母寬松開明的教育,更加培養(yǎng)了李清照率真、自由、不羈的個性。飲酒、劃船、出游、看花燈、蕩秋千,這些在別的女孩子看來不可能的事,李清照卻能夠盡情地享受。、
少女情懷總是詩。李清照的一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則將少女的傷春與閑愁刻畫得入木三分。"雨疏""風驟""濃睡""殘酒",寥寥數(shù)語,烘托出少女的惜春之情。"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個"瘦"字,更是表現(xiàn)了作者一顆敏感而柔情的心。據(jù)說,這首小令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汴京城。
然而她的感情生活,卻并不是那么理想,趙明誠死后,李清照在四十九歲那年,遇上了張汝舟,在對方的甜言蜜語下,李清照跟他再婚,卻在婚后,很快發(fā)張汝舟只對李清照的錢財感興趣,當看清張汝舟的本性后,李清照義無反顧,堅決要和張汝舟離婚。
從文中可以看出她追求人格平等、愛情尊嚴,在學業(yè)、愛情和家庭上都保持著自己的原則,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女人,李清照,一個從宋朝走出來的奇女子。
以她絕世的才情,浪漫的柔情,愛國的豪情,成就了"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譽。她獨樹一幟的婉約詞,字字珠璣,照亮了宋詞的天空。更為難得的是,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她不畏封建束縛,活出了自我,構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