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鐘會謀反成功,最后會影響歷史走向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趣歷史小編一起往下看。
鐘會出師伐蜀,司馬昭的謀臣邵悌就擔(dān)心鐘會謀反,對司馬昭說:“鐘會志大心高,讓他獨掌大權(quán),滅蜀成功后,他有可能擁兵自立,應(yīng)該找一個人制約鐘會。”

司馬昭對此早有防備,他對邵悌說:“讓鐘會伐蜀是因為他有這個膽量和能力,去了能夠成功滅蜀,等蜀國滅亡了,這些蜀人不會支持鐘會的,鐘會帶去伐蜀的魏國將士,家人都在魏國,等滅了蜀國,這些人想得是趕緊回家,就算鐘會想自立,也沒有人支持他。”司馬昭是很有遠(yuǎn)見的,事實也證明了司馬昭的判斷是正確的。
鐘會占領(lǐng)了漢中,鄧艾偷渡陰平,兵臨成都城下,蜀漢皇帝劉禪在兩路魏軍打擊下,選擇了投降,然后傳命大將姜維,馬上投降,姜維和眾將接到投降詔書,一個個氣的咬牙切齒,拔刀砍向石頭大喊:“寧愿戰(zhàn)死,也不投降,”姜維見眾將如此,于是想了個計策,讓眾將假意投降鐘會,然后找機會恢復(fù)蜀漢,就這樣姜維率軍降了鐘會,取得了鐘會的信任。姜維和蜀軍將領(lǐng)不是真心投降鐘會,是要找機會把鐘會,鄧艾干掉,恢復(fù)蜀漢政權(quán)。
姜維支持鐘會先干掉了鄧艾,把鄧艾的人馬都收到鐘會帳下,趁鐘會志得意滿,姜維又鼓動鐘會脫離魏國控制,密謀造反,鐘會正有此意,兩人一拍即合,其實兩人各懷心事,姜維是要趁亂恢復(fù)蜀漢,鐘會想得是自己在西蜀當(dāng)皇帝。
司馬昭對鐘會的舉動早就心知肚明,蜀國滅了,鄧艾死了,下一步就要收拾鐘會了,司馬昭派心腹賈充帶三萬人馬進(jìn)入斜谷,自己親率大軍和魏主曹奐一起來到長安,還給鐘會寫了封書信說:我怕你拿不下鄧艾所以帶兵來到長安了。鐘會也是聰明人,馬上明白這是司馬昭不信任自己,趕緊找來姜維商議對策。
姜維說:“君主要懷疑臣下,臣下必死無疑,你要不趕緊行動,鄧艾就是你的前車之鑒。”鐘會于是下決心馬上造反。但怕手下將領(lǐng)不支持自己造反,于是和姜維定下計策,元宵節(jié)的時候把魏將都請來,誰敢反對造反就殺了。
元宵節(jié)這天,眾將都來赴宴,都以為要慶功呢,沒想到鐘會對眾人說:“郭太后臨死前有遺詔在我這,說司馬昭有弒君之罪,命我們討伐司馬昭。”眾將聽鐘會這么說都傻了,哪個愿意和司馬昭對抗啊,家眷都在人家那呢,鐘會見沒人答應(yīng),拔出寶劍正色說道:“誰不服從命令立斬,”眾將只好在詔書上簽了字。
但鐘會也看出眾將并不真心跟自己一塊造反,所以雖然簽了字,也不敢放眾將回去,姜維說:“我覺得諸將還是不會服從你,趁早把這些將領(lǐng)都活埋了,”鐘會聽從了姜維的意見,準(zhǔn)備坑殺眾將,但事情被鐘會身邊的人泄密了,監(jiān)軍衛(wèi)瓘集合沒被扣押的將領(lǐng)殺了進(jìn)來,把鐘會,姜維都?xì)⑺懒恕?/p>
總結(jié):鐘會造反確實像司馬昭說得那樣,沒人真心支持他,姜維是想恢復(fù)蜀漢,不是支持鐘會自立,魏國將領(lǐng)更不會跟隨鐘會造反了,把高級將領(lǐng)都坑殺了,即使造反一時成功了,魏國其他將領(lǐng)也不會服從鐘會,等司馬昭率大軍一到,這些魏軍將士馬上會倒戈相向,鐘會還是難滅亡的命運。所以三國歷史不會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