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和朱祁鎮身為兄弟,但是不能作為普通人一樣手足情深,卻也同諸侯皇族內部一樣為了爭權奪利,手足相殘。同為皇族后代,為了奪得最高帝位,不念往日兄弟情深,他們之間也因為兵變出現了不少風浪。起初朱祁鎮登基作皇帝,做了瓦刺的俘虜后,由朱祁鈺替而代之,后朱祁鎮歸來后,朱祁鈺貪戀權力不肯交返皇位。后來朱祁鎮在爭奪帝位中勝出,朱祁鈺卻道出了三聲“好”。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當初朱祁鈺貪戀權力不肯交返皇位,為什么最后連道三聲“好”呢?原因有兩點,其一,朱祁鈺死期將至。朱祁鈺因為一時運氣才登上了權利最高寶座,現在朱祁鎮放回來,也是將帝位返還,加之自己死期將至,所以心里沒有什么遺憾的。其子朱見濟早夭。朱祁鈺也有一子叫朱見濟,為了讓他登上太子之位,在景泰三年,竟然一手廢掉了侄子立自己兒子為太子,但是沒有多久就夭折了。朱祁鈺無子,朝中大臣建議推選其侄子為太子,朱祁鈺無奈被迫接受。

明代宗與明英宗哪位較好?
起初兄弟兩個都是好人,但皆因被權力所迷,所以才會走上你爭我奪得邪路之上,從而釀成了歷史上一處“悲劇”。朱祁鈺有挽救大明頹勢之功,但因為廢除囚禁太子一事而沾上了污名。朱祁鎮忠奸不分明是一位昏君就不用敘述了,但是二次登帝一改過去昏庸形象還是讓人眼睛一亮。
論誰做皇帝更英明,顯然是朱祁鈺,只是后來囚禁太子一事將其名聲玷污了,登基做皇帝是在朱祁鎮土木堡之變兵力喪盡情況下打敗了瓦刺軍隊,可以說政治軍事能力是朱祁鎮所無法比擬的。而且在位時候,重用賢才,支持于謙反對南遷,挽狂瀾于即道,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并且積極進行戰后重建,為大明的迅速恢復作出了重要貢獻,實是一位賢君。
兄弟兩人幼時相交因為遠離了宮中你爭我奪權力斗爭,所以關系甚好,但是長大后,卻因為迷戀皇帝最高寶座,手足相殘,可見,在古代政治權利漩渦中,由于利益使然,再好的關系也會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