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_亚洲素人一区二区_久久久91精品国产_成人小视频在线

魏征年輕時,有哪些離奇經歷?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下曲陽縣人, 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歷史上真實的魏征,其實是一個很正直但又很復雜的人。他的性格一直十分正直,但他的經歷卻太過坎坷復雜。

  魏征最早當過道士,也當過隋朝底層官員,后來在瓦崗軍中擔任謀士,而后又歸降李唐,再之后又被竇建德抓了俘虜,服務于竇建德。竇建德被擊敗后,魏征再次投降唐朝,服務于李建成,玄武門事變后又成了李世民的臣子。這樣復雜的經歷,讓魏征的人生充滿了很多變數,但同時,他又能一直保持自己正直無私的本性,所以才能最后名垂千古。

  魏征的故事,如果要詳細來講的話,可能會很長。

  魏征生于公元580年,按現在地理劃分,他其實是個保定人。當時正是南北朝末期,北方由北周統治,南方則是由南陳政權統治。就在魏征出生一年之后,楊堅篡取了北周的皇位,建立隋朝。幾年之后,又南下滅陳,徹底統一了天下,結束了南北朝上百年的割據對峙狀態。

  魏征他們家,是典型的山東士族。魏征的曾祖、祖父、父親,都在正史上有詳細記載。當然,魏家的這個記載,其實略微有點水分。因為寫北魏正史的那個人,就是魏家人,名叫魏收。按魏家的輩分來算,魏征其實得管魏收叫遠房堂哥。但是倆人年齡差的其實極大,魏收死了十多年之后,魏征才出生。

  但不管怎么說,魏征他們家顯然是典型的山東士族,而且算是比較核心的山東士族家族。不過,從魏征出生開始,魏家的情況就比較一般。一來當時隋朝已經建立,隋朝建立后,關隴士族全面掌權,山東士族和江南士族相對式微。二來魏征他爹是老來得子,生魏征的時候就已經六十多歲,在魏征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所以,魏征的少年時代,過得就比較辛苦,甚至到了吃飯都成問題的地步。為了活命,魏征后來就出家當了道士。這也是為什么在演義小說當中,魏征也被其他瓦崗英雄稱之為‘魏老道’的緣故。

  不是調侃,而是歷史上的魏征,真的做過老道。

  不過,即便是做道士,魏征的良好家傳素養,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做道士期間,魏征堅持讀書,堅持學習,這也為他后來的那些成績,奠定了基礎。

  在隋朝做了一段時間的道士之后,到了隋朝最后幾年的時候,魏征迎來了自己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魏征在河北魏縣一帶的時候,當地有個叫元寶藏的隋朝郡丞,聽說了魏征的名字,而后征召魏征到自己麾下做官。又過了不久,因為瓦崗軍席卷中原地區,這位郡丞也起兵投靠了瓦崗軍,所以連帶著魏征也就進入到瓦崗軍這邊。

  魏征進入瓦崗軍的時候,中原其實已經徹底亂了。隋朝幾大著名梟雄,比如李淵、薛舉、蕭銑等人,都是在這一年正式起兵的。而在河北、河南這邊,則是以瓦崗軍為主。

  在這一年之前,瓦崗軍剛剛在李密的帶領下,干掉了隋末名將張須陀,一躍成為河南地區最大的農民軍。此后,李密帶著農民軍,迅速橫掃大半個河南,成為隋末最強的一支農民軍。魏征加入瓦崗軍的時候,瓦崗軍的情況,大抵就是這樣。

  其實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魏征是一個直臣,但他絕不是那種愚忠之人。要不然在元寶藏投靠瓦崗軍的時候,他就該直接逃跑,而不該跟著一起投靠瓦崗軍。

  這一年,魏征已經38歲了。沒事業,沒結婚,也沒孩子。如果用現代的眼光來看,38歲還打光棍的魏征,顯然是一個失敗者。

  投靠瓦崗軍之后,因為元寶藏給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征所寫。所以李密很快就發現,給元寶藏寫奏疏的這個人很有才,之后就召見了魏征。當時魏征也意識到這是一個重要的機會,所以就當面給李密提了十條壯大瓦崗軍的計策。

  但可惜的是,這十條計策,李密一條都沒用。

  李密不用魏征的計策,這其實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因為李密這個人出身關隴頂級世家,當年自己就是最頂尖的謀士。而且,李密這個人有一種骨子里的狂傲,他永遠只認為自己是最優秀的,自己的戰略計劃才是最正確的。而此時的李密,其實已經有了完整的戰略規劃,知道自己接下來要怎么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魏征的這十條計策,自然不會被他采用。

  不過,這事倒也讓李密意識到,魏征是個不錯的人才,所以將魏征留在自己身邊,做了自己的謀士。但接下來,就在魏征剛要發揮自身價值的時候,一連串的變故,就讓瓦崗軍崩潰了。首先是李密率軍去打洛陽,差點打下洛陽,但因為天氣寒冷不得不暫時撤軍。然后剛剛撤回去,江都的楊廣就死了。楊廣死后,麾下十多萬精銳都歸宇文化及所有,而宇文化及的戰略,是要帶著這十幾萬精銳返回關中。如此一來,就勢必要經過瓦崗軍的地盤,和瓦崗軍開戰。

  在這之后,李密只能暫時放下洛陽,轉頭去打宇文化及。好不容易打垮了宇文化及之后,瓦崗軍自身也損失慘重。而洛陽的王世充,則趁此機會恢復兵力,而后趁機襲擊了瓦崗軍,將瓦崗軍給擊潰了。

  所有的這些變化,都是在短短一年之內發生的。在這個過程當中,魏征其實多次向李密進諫,可惜李密太過自負,不肯采納魏征的意見,說魏征是老生常談。所以,后世很多人都說,李密其實就是敗在了自己的狂字上面。如果李密能夠虛心接受魏征的建議,或許結果還能好一些。

  瓦崗軍戰敗之后,李密并沒有選擇糾集舊部再戰,而是率部逃往關中,打算依靠關中李淵的力量,東山再起。作為李密的謀士,魏征這時自然也跟著投降了李淵。

  但是,在這次投靠當中,李密是假投靠,而魏征是打算真投靠。

  魏征其實已經對李密不爽很久了,作為謀士,自己的計策卻得不到采納。這對一個謀士來說,無疑是一個恥辱。再加上李密性格過于狂傲,魏征也不認為他還有機會東山再起。所以這次投靠,魏征是真心的。

  在這之后,因為李密帶著自己的殘部投靠了李淵,而瓦崗軍的地盤則是由李密的舊部徐世績統領。李密原本是打算到李淵這邊借兵,然后返回瓦崗軍那邊,東山再起。可是到了李淵這邊,李淵怎么可能再放他走呢?但是這樣一來,怎么去把假投降變成真投降,怎么接收瓦崗軍的地盤,也是個大問題。

  就在這個時候,魏征主動站了出來,告訴李淵,說他想替李淵去說服徐世績,讓徐世績帶著地盤投降李淵。

  當魏征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估計李淵是喜出望外,而李密就想要罵娘了。可此時的李密,也無法阻止魏征了。接下來,魏征親自給徐世績寫信,讓徐世績徹底投降。同時魏征還帶著李淵的任命,親自前往山東,去幫李淵招撫山東士族。而徐世績接到魏征的信之后,也最終下定決心,徹底投降了李淵。

  就這樣,李唐幾乎是兵不血刃,便接受了瓦崗軍的全部地盤。

  在這之后不久,李密打算逃離長安,打算返回瓦崗軍那邊,東山再起。結果在半路上,卻被李淵的部將伏殺,結束了他的一生。當然,這一切和魏征已經沒什么關系了。因為經過之前的招撫之后,魏征已經徹底進入了李淵的視野,成了李唐的官員。對于此時的他來說,李密的死活,對他沒有任何影響。

  但是,在這之后不久,魏征就又遇到了一個轉折點。

  徐世績投靠李淵之后,當時李淵大部分兵力,都在關中和山西地區。按照李淵的計劃,是打算直接拿下洛陽,這樣一來,瓦崗軍的地盤和關中區域,就徹底連成了一片。可問題是,就在唐軍剛剛開始進攻洛陽的時候,李淵身后的薛舉開始搞事情了。所以李淵不得不暫時撤回主要軍隊,去西邊應付薛舉。

  但如此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十分尷尬的局面:徐世績雖然帶著瓦崗軍的地盤投降了,但李淵卻沒能及時派兵去接收!更要命的是,瓦崗軍之前已經被王世充打到崩潰,僅憑自己的軍力,也無法守住原有的地盤。

  于是,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瓦崗軍地盤,逐漸被王世充和竇建德這兩個強大的鄰居,蠶食殆盡。李淵這邊也只能干著急,想要支援也是有心無力。而當時的魏征,恰好正負責在瓦崗軍這邊進行招撫。所以最終,魏征和徐世績等人,在黎陽被竇建德一戰擊敗,而后全都抓了俘虜。

  就這樣,魏征剛剛投降李唐政權后沒多久,就又跑到竇建德那邊去了。

  不過好在,竇建德這個人還不錯,抓了魏征他們之后,并沒有難為他們,反倒是給他們各自封官,希望能夠留住這些人才。魏征當時則是被竇建德封為內史舍人,相當于是竇建德的秘書。

  魏征在竇建德這邊的工作情況,史書上沒有什么記載。不過顯然,魏征在竇建德這邊,沒做出過什么突出貢獻就是了。兩年之后,隨著李淵收拾了西邊的薛舉和李軌,同時還干掉了山西那邊一直和他搗亂的劉武周,終于可以騰出手來,解決洛陽問題了。此后,李淵派李世民為統帥,前往洛陽進攻王世充,王世充不敵,而后被圍洛陽,隨即向竇建德求救。竇建德本著一石二鳥的心思,率領十多萬大軍來援,結果卻被李世民在虎牢關一戰擊潰。

  在這一戰之后,隨著竇建德被擊潰,魏征和之前幾個被竇建德俘虜的人,也得以重新回到李唐這邊。對于魏征之前曾服務于竇建德這件事,李淵倒是也沒太在意,依然讓他回唐朝做官。而魏征回到唐朝這邊后不久,又一個人的出現,再次改變了他的命運。

  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早就聽說過魏征,知道魏征確實有才,只是之前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在魏征再次回到唐朝這邊后,李建成就果斷把魏征拉到自己這邊,擔任自己的太子冼馬。對此,魏征也沒有拒絕,而是直接加入到李建成的派系。

  另外,這里要多說一句,據史學家推測,應該就是在魏征剛剛回到唐朝這邊后的一兩年里,魏征娶媳婦了,娶得是一名河東裴氏的女子。這其實也不奇怪,因為直到這個時候,魏征才有了一定的官職,而且生活也開始相對穩定。又過了一兩年之后,在李建成和李世民斗爭最激烈的時候,魏征也和這位裴夫人生下了一個孩子,就是他的嫡長子魏叔玉。

  此時的魏征,已經44歲了!

  雖然前面大半生都很坎坷,但從進入太子府做官之后,魏征的人生終于開始順利一些了。而且在太子府內,李建成很重視魏征。魏征給李建成提意見,李建成也聽得進去。這就使得魏征終于有了一個可以發揮自己能力的位置。

  就在魏征進入太子府的同時,之前被李世民打敗的竇建德,有個叫劉黑闥的部將,再次起兵造反了。之前李世民擊敗竇建德的時候,用的是斬首戰術,所以并未從根本上結束山東集團的統治。所以,劉黑闥起兵后不久,很快就席卷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成為唐朝的心腹大患。

  后來,李淵不得不再次派出李世民,率兵前去鎮壓劉黑闥。但當李世民好不容易打垮了劉黑闥之后,劉黑闥卻逃往了突厥。而且,當李世民撤兵之后,劉黑闥就再次帶著突厥的援兵歸來,很快就又打下了好大一塊地盤。

  當時的劉黑闥,顯然已經成了唐朝的心腹大患。但是作為太子冼馬的魏征,此時卻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魏征是典型的山東士族,所以他很清楚,劉黑闥之所以能卷土重來,真正原因其實在于山東士族集團的支持。山東士族在隋朝的時候,就一直被打壓,魏征他們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好不容易如今改朝換代,如果還是由關隴集團統治的話,那么下一個朝代,山東士族還是不會有好結果。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山東士族才會全力支持劉黑闥。

  如果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劉黑闥,必須先斬斷山東士族對他的支持。

  但這樣一來的話,另外一個問題就出現了:作為唐軍主帥的李世民,難道就看不到這一點嗎?對此,其實有兩種可能。一是李世民確實沒看到這一點。二是李世民看到了這一點,但是卻不打算這樣做,因為他想養寇自重。只有劉黑闥夠強,他才能一直領兵,才能有足夠的軍功,去奪取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只要讓李世民繼續領兵去征討劉黑闥,顯然都是對李建成極為不利的!

  正是因為看清了這一點,魏征當時果斷向李建成建議,讓李建成親自去領兵,征討劉黑闥。后來李建成也確實聽從了魏征的建議,而且到了山東之后,李建成積極和當地的士族聯系,對山東士族做出種種承諾,這才終于干掉了劉黑闥。

  李建成能夠親自去征討劉黑闥,解決這個大麻煩,在這件事上,魏征絕對是居于首功的。

  此后的幾年里,隨著唐朝統一天下,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爭,逐漸開始轉移到朝堂上進行。在這幾年當中,魏征一直盡心盡力幫助李建成,替李建成出謀劃策,成為李建成的核心謀士。如果說,李世民這邊,最讓李建成頭疼的是房玄齡和杜如晦。那么李建成那邊,魏征就是最讓李世民頭疼的人了。

  可惜的是,魏征的所有謀劃,最后還是輸給了一場玄武門事變。玄武門事變后,李建成被殺,李世民成了最后的勝利者,而后登基為帝。李建成被殺后,作為太子的屬官,魏征自然會被清算,第一時間被抓了起來。

  照理來說,李世民在這個時候,應該殺了魏征泄憤才對。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對待魏征的時候,李世民卻表現出了極大的胸懷。因為李世民很清楚,魏征是有真才實學的人,而且他此時也需要對原屬于太子一系的官員示好,以此來坐穩自己的皇位。

  所以最終,魏征在玄武門事變后,非但沒有被殺,反倒是被李世民任命為詹事主簿,而后又升任為尚書左丞。李世民登基之后,魏征作為原太子黨的核心成員,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替李世民去招撫李建成的舊部。在此期間,魏征替李世民安撫了很多人,保證了這些人沒有造反,這個貢獻,也是極大的。

  又過了兩年之后,隨著李世民的皇位徹底坐穩,魏征開始再次轉變角色,變成了大家熟悉的那個杠精。接下來的十幾年里,魏征成了一個讓李世民又愛又恨的人。魏征曾多次當面指責李世民,李世民最憤怒的時候,甚至已經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揚言要砍了魏征。最后多虧了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阻止,李世民才沒有動手。

  不得不說,在魏征人生最后的這十幾年里,他其實是很幸運的。他的幸運之處,在于他遇上了李世民這樣的明主。如果換做其他皇帝,魏征最后估計輕則會被貶官流放,重則直接被抄家斬首。

  有關魏征給李世民的諫言,這其實就沒什么好說的。一方面是因為太多,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魏征的每一個諫言,都和當時的時局有關,需要牽扯到的東西太多。反正在這十幾年當中,魏征積極扮演了一個杠精的角色。既讓自己千古留名,同時也讓李世民避免了很多錯誤,成為了李世民最偉大的皇帝。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貞觀十七年,魏征病逝于長安。臨死之前,李世民親自去了他家,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魏征的兒子。魏征去世后,李世民給魏征舉行了盛大的葬禮,極盡哀榮。不過,在魏征去世不久之后,魏征的兒子因為卷入了太子李承乾謀反案,所以李世民又再次悔婚,甚至還盛怒之下推倒了魏征的墓碑。但是兩年之后,李世民還是想起了魏征的好處,所以又恢復了魏征的墳塋,保留了他們家的爵位。

  總的來說,魏征還算是得以善終了。

  回顧魏征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魏征一生的經歷,真的是太過坎坷。從隋朝官員到瓦崗軍舊屬,再到后來的李淵屬官、竇建德屬官、李建成屬官、李世民屬官。如果要按三國的說法來說,魏征估計也算得上是幾姓家奴了。但在后世眼中,大家卻沒人會這么提,反倒是會十分推崇魏征,甚至把魏征當成偶像,當成文官的楷模。

  為什么?

  因為魏征一生雖然追隨過多位領導,但不管追隨誰,魏征一直堅持本心,堅持做一個正直純良的人。不管在誰的麾下,魏征總是全力去進諫,為天下和百姓考慮,這其實才是他最值得尊重的地方。

  真正的魏征,其實從來不是追隨某一個人,而是在追隨自己心中的那份正義。

  魏征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做一個正直純粹的人,或許才是絕大多數人最好的選擇。因為絕大多數的人,注定都沒有太過顯赫的家世,也不是所謂的天才。唯有純粹,才能讓一個人走得更遠。

  純粹,至少可以讓一個人,獲得更多的尊重。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