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群雄爭鹿,世界紛爭。各行各業的諸侯都想打敗對手,統治世界。三國之爭不僅是實力之爭,也是人才之爭。獲得人才的人贏得世界已成為魏、蜀、吳的共識。特別是劉備的蜀漢,從最初的士兵不到1000人,將停止關閉,沒有立錐,只是發展到荊襄,跨越巴蜀,統治一方,與劉備認識人、放手的態度密不可分。
除了著名的諸葛孔明和關張趙馬黃六人,蜀漢的人才儲備庫其實還有很多。有一個人既聰明又勇敢。他的智慧不亞于諸葛亮。他的勇氣不亞于趙子龍。他敢用胸膛擋住劉備的箭,但他的知名度不高。據說在劉備攻占西川之前,智囊團的主要骨干是諸葛亮,他用兵理政,內外都靠諸葛亮。但西川到達后,蜀漢上層分工制度進行了重大調整。此后,諸葛亮退居二線,坐鎮成都,負責民政和軍隊后勤供應。

為什么劉備要做出這樣的調整?諸葛亮為何退居二線?原因很簡單,因為劉備找到了更好的候選人。這個人就是法正。法正原本是西川軍閥劉璋的下屬,后來回到劉備身邊。法正這個人,智謀過人,做事果斷,軍事天賦出眾。與諸葛亮相比,諸葛亮堪稱軍政雙優,屬于全才,但法正軍事才能更高,屬于專業人才。諸葛亮欽佩他的軍事才能,說:“法孝直為輔翼,使翻然翱翔,不可復制”,給予高度評價。

法正擔任蜀漢軍事主官后,在戰略層面上,建議劉備抓住機會從曹操手中奪取漢中,使劉備的根據地擴大三分之一。在具體的戰術層面上,他親自指揮了軍山之戰,一次擊敗曹魏兩位將軍,使蜀軍殺死了夏侯元,張和逃跑。可以說,漢中根據地的獲取,法正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功,他的軍事才能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用兵超越諸葛亮外,法正還有一個優勢,這也讓諸葛亮感到羞愧。這一優勢是對劉備的巨大影響。在官方歷史上,劉備被稱為一代英雄,勇敢而獨立。他遠不是浪漫小說中心只會哭的軟蛋。即使像諸葛亮這樣的世界奇才也不能完全控制劉備。例如,在后來的吳國之戰中,劉備拒絕了諸葛亮的建議。
諸葛亮悲傷地說:“如果法律還活著,它將能夠阻止主人東征。就是去東征,只要法律在身邊,主人就不會被打敗。”可以看出,法律對劉備的影響很大。那么,法正有什么道德能力,讓叛逆的劉備服從呢?有一件事可以很好地解釋這個問題。
據《三國志》記載,劉備與曹軍作戰時,有一次戰場形勢對蜀軍不利。劉備怒不可遏,脾氣暴躁,不容易說提起刀親自上陣。當時曹軍飛箭如蝗,箭雨破空而下,劉備處境極其危險。但是左右部分對劉備的勸告根本不起作用,沒有人能阻止他。法正看到后,一言不發,站在劉備面前,用胸脯給劉備當擋箭牌。許多蜀軍士兵在密集的箭雨中被射中。
劉備一看到,怕法正被射死,急忙喊道:“法孝直避箭!”法正回答說:“主人還沒有避開矢石,惡棍們有什么恐懼!”劉備急忙抓住法正說:“好吧,我和你一起撤退。”法正用他驚人的勇氣和智慧征服了劉備,這讓劉備聽從了他的話。不幸的是,法正英年早逝,40多歲就去世了。
劉備聽到這個消息時很難過。《三國志》記載,“先流鼻涕的人數天”哭了好幾天。需要注意的是,劉備的心腹將軍關羽張飛死后,劉備并沒有那么難過。翻遍《三國志》,他找不到劉備為他們哭泣的記錄。小說《三國演義》寫道,劉備為他們的死哭泣,但這部小說不是歷史。可以看出,劉備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