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后,各地農(nóng)民土匪紛紛起義響應(yīng),黑山軍就是就是冀州黑山地區(qū)最大的一支隊伍。黑山是太行山的南端,地勢錯綜復(fù)雜,非常適合打伏擊。這個地方出現(xiàn)了大大小小二十多支的武裝勢力,號稱是“黑山軍”,黑山軍首領(lǐng)是張燕。

張燕是常山真定人,原叫褚燕,在天下大亂的時候,張燕也組織了一群人占山為王,人數(shù)慢慢發(fā)展到了上萬人,后來和博陵人張牛角聯(lián)合到一起,張燕推張牛角做老大,有一次在攻打癭陶時,張牛角被流箭射死了,臨死前交代讓張燕做老大,于是褚燕就改叫張燕了。后來投奔他的人越來越多,周圍的一些頭目孫輕、王當?shù)热艘捕纪侗剂藦堁啵犖榘l(fā)展到了百萬,號稱黑山軍。
在漢靈帝時期,黑山軍攻打過河北很多郡縣,此時天下大亂,朝廷根本顧不過就招降了張燕,封張燕為平難中郎將。張燕也曾幫助公孫瓚打袁紹,在界橋之戰(zhàn)中,公孫瓚大敗,黑山軍也就逃散一些。

后來黑山軍中的于毒、白繞、眭固等攻打魏郡、東郡等地,這地方屬于兗州,當時兗州刺史還是劉岱,曹操還在袁紹手下,正好借助這個機會,袁紹派曹操去抵擋,在濮陽打敗了白繞率領(lǐng)的黑山軍,曹操又用了“圍魏救趙”之計打敗了于毒眭固,俘獲了黑山軍很多人馬,擴充了自己的軍隊。
后來,張燕跟了曹操,平定鄴城后,封為安國亭侯,賜食邑五百戶。其實,看黑山軍這發(fā)展到最后,說白了就是農(nóng)民起義土匪一群,平時打個縣城還湊活,如果真正的遇到厲害點的軍隊,比如曹操,那只有望風(fēng)而逃。他連袁紹的軍隊都打不過,更別說曹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