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雖然各分支之間的服飾不同,但它們?nèi)匀徊皇涔餐攸c。此外,他們的服飾與民間流傳的精彩故事密切相關(guān),給人們留下了神奇而深刻的印象。唐代史書早就記載了德昂族的祖先-茫人部落以“藤條腰箍”為裝飾,歷經(jīng)宋、元、明、清千多年。成年后,德昂女孩在裙子的腰部佩戴五六圈或十幾圈,甚至二三十圈藤條誹謗的“腰帶”。這些“腰帶”有不同的寬度和厚度。它們大多漆成紅色、黑色、黃色和綠色。有些雕刻著各種圖案,有些雕刻著銀色或鋁皮,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男士多穿藍(lán)色、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著黑色、白布頭巾,毛巾兩端飾以彩色絨球。女性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短裙和長裙,用黑布包頭,上衣邊鑲兩條紅布條,四五對大方銀牌作為紐扣,長裙上有彩色橫條紋。
男人和女人都喜歡戴銀項圈、耳筒、耳環(huán)和其他珠寶。由于各支部服裝的差異,過去常被稱為“紅德昂”、“花德昂”和“黑德昂”。在德昂族的服裝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女性的腰帶。按照德昂人的習(xí)慣,女孩成年后,必須在裙子的腰部佩戴幾個甚至幾十個腰帶。大部分腰帶都是藤條做的,有的前半部分是藤條,后半部分是螺旋銀絲。藤圈的寬度和厚度不同,多漆成紅色、黑色、綠色等顏色。有的還刻有各種圖案或銀皮、鋁皮。這一獨(dú)特的習(xí)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條纏腰”為裝飾習(xí)俗的延續(xù)。據(jù)說德昂族的祖先來自葫蘆。當(dāng)他們第一次出來時,男人看起來完全一樣,女人到處飛。后來,上帝用智慧來區(qū)分男人的外表。
為了把女人綁起來,男人們用藤條做成一個圓圈來蓋住她們。女人不能再飛了,所以她們不得不和男人住在一起。今天的腰帶是由竹圈發(fā)展而來的。
從這個神話中可以看出,腰帶的起源有一定的功利主義目的,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這種象征意義已經(jīng)喪失,腰帶已經(jīng)成為一種裝飾,成為一種美的象征。德昂認(rèn)為,女孩穿的“腰帶”越多,她就越精致,她就越聰明、能干、聰明。因此,成年婦女戴著腰帶,并感到更自豪。
年輕男女戀愛期間,年輕人為了贏得女孩的愛,往往竭盡全力,精心制作刻有動植物圖案圖案的藤條腰帶,送給心愛的女孩。所以腰帶成了他們愛情的象征。此外,在德昂的首飾中,五顏六色的絨球也很有特色。男士包頭巾的兩端和胸部,女裝的下擺和項圈,男女青年耳環(huán)和筒帕周圍都裝飾著五顏六色的絨球。
這些絨球就像在胸部和項頸之間綻放的鮮花,耀眼而獨(dú)特。在過去,德昂族也有油漆牙齒紋身的習(xí)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虎、鹿、馬、花卉等動植物圖案或傣族經(jīng)典咒語。德昂族婦女沒有頭發(fā),剃光頭,繞著包頭,包頭兩端如辮子重在背后,唐代歷史書描述她們是“剩下的垂作為裝飾品”。
德昂人非常喜歡銀飾,年輕人喜歡戴銀項圈、銀耳筒、耳環(huán)等。此外,五色絨球在德昂族的裝飾品中尤為引人注目。縫制新衣服時,女性應(yīng)在下半部用紅色、黃色、綠色等小絨球鑲嵌一周長方形空間,中間繡一些花。無論是女人還是男人的包頭,兩端都釘上了一些絨球,年輕男女的耳環(huán)上也裝飾著絨球,掛包周圍裝飾著小絨球。
更顯眼的是,年輕人胸前掛著一串五色絨球,而女孩則裝飾在衣領(lǐng)外面,就像胸前和項頸之間開著幾十朵花,鮮艷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