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前221年~前207年)是戰國時期秦國發展起來的第一個統一王朝。戰國末期,秦王嬴政先后滅韓、趙、魏、楚、燕、齊等諸侯國,統一世界。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帝,史稱秦始皇。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巡游中死亡。胡亥即位,是秦二世。雖然秦朝在歷史上影響很大,但濫用民力只存在了十多年。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而起,天下響應,劉邦、項羽起兵江淮共抗秦。
秦朝在公元前207年滅亡。因此,很明顯,陳勝吳廣是秦末第一個起義勢力。在陳勝吳光的帶動和影響下,劉邦、項羽甚至山東六國的后裔紛紛起兵,從而掀翻了強大的秦朝。所以,問題來了,秦末,陳勝、吳廣率先起義,最后的結局是什么?在這方面,在我看來,雖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非常勇敢,但陳勝和吳光并沒有得到好的結局。

一
首先,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7月,朝廷征發鹿左屯守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吳光、陳生和其他900名窮人被兩名秦官護送,日夜趕往玉陽,前往大澤鄉(今安徽省宿縣),被大雨阻擋,無法按時到達。眾所周知,商鞅變法后,秦國形成了嚴格的法令。的確,這幫助秦國戰勝了韓國、魏國、趙國、燕國、齊國、楚國等山東六國。但秦朝成立后,秦始皇嬴政仍采用這種模式,無疑會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反抗。對陳勝、吳廣等人來說,明白自己一旦不能如期到達,就會被殺。因此,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陳勝毅然決定謀劃起義。那天晚上,陳勝悄悄地和吳廣商量。雖然吳廣和陳勝相識不久,但他們已經是無話不談的朋友了。

吳光欽佩陳勝的勇氣,認為他的想法符合當時的心,完全支持陳勝起義的主張。一天晚上,陳生讓吳光潛伏在營地附近的一座荒廟里。半夜,他點燃篝火,假裝是鬼火,模仿狐貍的聲音,大聲喊道:大楚興,陳勝王!正在睡覺的軍卒們被驚醒,非常害怕。第二天,軍卒們交頭接耳,指指點點地看著陳勝。此外,陳勝平時待下屬熱情善良,將陳勝的形象與楚國復興聯系起來,使陳勝在軍卒心中的威望更高。對此,在筆者看來,陳勝吳光雖然在故弄玄虛,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這無疑為以后的起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
吳廣見時機基本成熟,于是趁兩名護送士卒的軍官喝醉,故意威脅逃跑,以激怒護送他們前往邊境的將尉。醉醺醺的兩位將尉果然大怒,責罵和鞭打吳光,引起士兵們的不滿,群起哄之。在此背景下,吳光立即決定奪下一名將尉佩劍殺死他,陳勝也趁勢殺死了另一名將尉。開弓沒有回頭箭,陳勝吳光把900名士卒聚集在一起,喊出流傳千古的名言:王侯將相寧有種!” 因此,在陳勝、吳光的帶領下,大家以右臂為標志,筑壇盟誓,以公子扶蘇、楚將項燕的名義宣布起義。古代歷史上,起義和戰爭一樣,講究師出名。
因為陳勝和吳光都不出名,為了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勢力,陳勝和吳光打出了公子扶蘇和楚國著名將軍項燕的旗號,就像東漢末年劉備打出幫助漢朝的旗號一樣,這將有助于獲得更多的支持。在秦朝士兵心目中,公子扶蘇威望很高,而在楚國后人心目中,項燕是名將。從這個角度來看,陳勝吳光以公子扶蘇、楚將項燕的名義,其實是比較合適的選擇,也就是兩人經過深思熟慮。
三
大澤鄉起義后不到一個月,起義軍就有六七百輛戰車,騎兵1000多人,步兵數萬人。秦末,陳勝吳廣的起義軍在控制了今天安徽、河南交界處的大面積地區后,決定進攻陳縣。陳曾是戰國后期楚國的首都。因此,奪取這座城市后,有助于起義軍與秦軍之間的較量,鼓勵更多勢力反抗秦朝。占領陳地后,起義軍以張楚為口號。陳勝任命吳廣為假王,率軍西擊滎陽,命武臣、張耳、陳余北攻趙地,鄧宗南征九江,周市奪取魏地。對此,在筆者看來,陳勝剛立足,就分兵開拓疆域,確實是一個比較著急的選擇。
換句話說,早期的勝利逐漸讓陳勝、吳光頭暈目眩,甚至低估了秦朝的強大實力。對秦朝來說,一開始主要是因為兵馬分布在邊疆等地,沒有迅速集中力量消滅起義軍。秦朝調動力量后,兵力分散的陳勝吳光,才能了解自己與秦朝的實力差距。吳光率領起義軍圍攻滎陽,陳勝派周文為將軍向西進攻秦朝都城。雖然周文的隊伍在進入咸陽的路上不斷擴大,到達函谷關時,有數千輛兵車和數十萬士兵。然而,秦二世命令少府張邯將修建歷山墓的數十萬刑徒和奴隸編成軍隊。起義軍陸續受挫,周文自殺。
四
最后,陳勝想吃胖子,只能接受失敗。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吳光帶兵圍攻滎陽,屢攻不下,為部將田臧所害。在這方面,在我看來,如果陳生沒有分兵攻打秦朝都城咸陽,那么讓吳光集中力量贏得滎陽顯然是一種理性的行為,這樣吳光就不會被田藏殺死。當然,在許多歷史學家看來,這也是因為隨著反秦斗爭的發展,起義軍的弱點和矛盾逐漸暴露。一方面,對陳勝本人來說,不斷的勝利滋生了驕傲,聽誹謗,殺害了他的家人,與起義士兵的關系越來越疏遠。
另一方面,將在外,君命不受影響,更何況陳勝也缺乏君主的手段。陳勝派往世界各地的將不聽陳勝的節制,甚至為爭權奪利而互相殘殺。就吳光而言,顯然是這場斗爭的受害者。公元前208年,圍攻滎陽的起義軍將領田臧與吳廣意見不合,甚至以陳勝的命令殺死吳廣。在我看來,內部矛盾不僅讓吳光失去了生命,陳勝也無法幸免。公元前208年,陳勝被秦將張邯打敗,最終被車夫莊賈打死,埋在芒碭山。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為陳隱王。雖然陳勝和吳光相繼被殺,但他們點燃的星火幫助劉邦和項羽變得強大,直接推動了秦朝的滅亡。你覺得這個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