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
-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后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
-
狄仁杰(630年-700年11月15日),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狄仁杰早年考中明經科,歷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寧州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
-
西鄙人,意為西北邊境人,相傳為唐代五言民歌《哥舒歌》的作者。這首民歌通過對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的歌頌,表達了各族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平樸自然,雄渾粗獷,流傳至今。
-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ji& 233;),號摩詰居士。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
-
梅妃(公元710年-公元756年),姓江名采萍,別稱:采萍、江妃、江東妃。在今莆田亦稱江東妃(興化平話字:Gang-dang-hi)唐玄宗早期寵妃。多才多藝的江采萍,不僅長于詩文,還通
-
王駕(851~ ),唐代詩人,一說字大用,誥命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大順元年(890)登進士第,仕至禮部員外郎。后棄官歸隱。與鄭谷、司空圖友善,詩風亦相近。其絕句
-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有說是邢臺人或說長安(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著一個很長時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隱居
-
(?—729)日本人。天武天皇之孫,高市皇子之子。歷任中納言、大納言。養老五年(717)任右大臣,柄執朝政。神龜六年(729)去職后自殺。執政期間,曾托遣唐使贈袈裟若干予唐僧人,上
-
杜秋娘(約791—?),《資治通鑒》稱杜仲陽,后世多稱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15歲時成了李锜的侍妾。元和二年(807年),李锜正式起兵造反。后來李錡造反失敗,杜秋被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