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
-
前蜀后主王衍(899年―926年5月2日),字化源,初名王宗衍,許州舞陽(今屬河南舞鋼)人,前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母賢妃徐氏,五代十國時期前蜀最后一位皇帝。。王衍被封為通正公
-
孫臏,山東鄄城人,生卒年不詳,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孫臏原名不詳,因受過臏刑故名孫臏。為鬼谷子王詡的徒弟,同龐涓一師之徒。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
-
袁去華,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紹興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進士。改官知石首縣而卒。善為歌詞,嘗為張孝祥所稱。去華著有適
-
徐昌圖(約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廂區延壽人,一作莆陽人。生卒年、字號均不詳,約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徐寅曾孫,與兄徐昌嗣并有才名。五代末以明經及第,初仕閩陳洪進
-
李齊賢(1288—1367),字仲思,號益齋、櫟翁,謚號文忠公。韓國古代“三大詩人”之一。不但是高麗時期卓越的詩人,也是韓國文學史上優秀的詞作家,還是韓國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譯
-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說家。名禎,字昌祺、一字維卿,以字行世,號僑庵、白衣山人、運甓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永樂二年進士,官至廣西布政使,為官清厲剛正,救災恤
-
蔣春霖(1818~1868)晚清詞人。字鹿潭,江蘇江陰人,后居揚州。咸豐中曾官兩淮鹽大使,遭罷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殺(一說仰藥死)。早年工詩,中年一意于詞,與納蘭性德
-
謝逸(1068-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與其從弟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
-
高駢(pi& 225;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縣(今河北景縣),先世為山東名門“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將、詩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
-
羅隱(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大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